预防佝偻病,补维生素D,不需要补钙
链接:儿童补钙,小心不如误区我国过去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儿童因维生素D(VitD)缺乏导致的佝偻病也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多年来佝偻病、肺炎、腹泻、贫血一直是我国需要重点防治的“儿科四病”。在科普知识缺乏的情况下,普遍认为佝偻病是缺钙引起的,在这种误解下不说点补钙的事都不好意思,各式各样的补钙广告也应运而生。本篇主要讲述预防佝偻病补充VitD、而不是钙。
VitD缺乏性佝偻病为缺乏VitD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生长期的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佝偻病早期可以表现为多汗、枕秃、易激惹、夜惊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中晚期会出现骨骼异常。VitD缺乏临床诊断的最佳指标是检测血清25—(OH)D。
佝偻病的预防从孕期开始,以1岁以内为重点,系统管理到3岁。
1、孕期:孕妇应该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富含钙、磷的食物;怀孕28周以后(处于秋冬季节的妇女)应该适当补充VitD—U/d,VitA、D两者有协同作用,一般需要同时补充,使用时需要避免过量服用VitA而出现VitA中毒,摄入限量0U/d。
2、婴幼儿期(<3岁):尽早进行户外活动,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部等,因为人体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可以自身合成VitD,促进这种合成的是紫外线B(不能穿透玻璃)。
3、婴幼儿期(额外补充):婴儿(尤其是母乳喂养)出生2周后建议补充VitDU/d到2岁,因为母乳中VitD含量低、若户外活动时间少容易发生VitD缺乏,这里提到的VitD补充量包括食物、日光照射、VitD制剂、VitD强化食品中VitD的总和。婴儿配方奶粉国家规定g需要添加—U的VitD,若每日摄入ml配方奶可以VitD约U,加上户外活动,可以不必额外补充VitD制剂。
4、高危人群: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胞胎儿出生后因立即补充VitD—U/d,3个月后改为U/d。
参考文献: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8,46(03):-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那里啥药物能治疗白癜风- 上一篇文章: 中国孩子都缺钙是忽悠人的谎言
- 下一篇文章: 育儿宝典预防佝偻病,补钙还是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