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维生素D该怎么补
1、维生素D该怎么补?
我们所熟知的维生素d的作用,就是对于帮助钙、磷的吸收,预防儿童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症,因为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钙、磷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另外维生素D还对免疫系统有增强作用。正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以是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也就有了“晒太阳能补钙”一说。目前市面用于补充维生素D的产品主要有鱼肝油、维生素ad滴剂、维生素D3糖丸(补充液、滴剂、咀嚼片)、复合维生素片。
维生素D和钙是什么关系?该补多少?什么情况下不需要补?小编整理了著名儿科医生崔医生(以下简称崔),对补充维生素D的解读,一共13问13答,各位新妈妈不要错过哦~~提问1:可以吃鱼肝油补充维生素D吗?崔:鱼肝油是过去对维生素A+D的统称,现在最好不再使用,因很多维生素D或维生素A+D并不来自鱼。有些来自鱼的除了维生素D外,还有DHA。对于婴幼儿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D。如果对鱼等海制品过敏,可服不是来自鱼的维生素D制剂。另外,牛奶过敏儿服用水解蛋白配方粉期间,应不需额外补充维生素D。提问2:可以不补维生素D直接补钙吗?崔:在婴幼儿骨骼发育上,应重视维生素D,而不是钙!维生素D可通过阳光照射皮肤产生,也可通过口服摄入。婴儿每天需国际单位。母乳中含量不足,应给母乳喂养儿每天补国际单位,配方粉喂养儿酌情补。“钙”属矿物质,母乳/配方粉中不缺,没必要额外补。健康婴幼儿不需额外补钙!提问3:宝宝每天应该补多少维生素D?崔:维生素D在促进骨骼发育方面有重要意义。正常婴儿每天需国际单位。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少,所以推荐每天补充国际单位。配方粉喂养,要根据情况酌情补充,一般每天进食-毫升配方粉时可不用补充。不是完全按照年龄进行补充。怀疑佝偻病,可检测血液维生素D水平后合理的干预补充。提问4:新生儿什么时候开始补钙和维生素D合适呢?崔:经常遇家长问给孩子补钙问题。要么不解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原因(枕秃、多汗、肋缘外翻、食欲不好、骨密度低等等);要么是别人家孩子都在补钙。其实,母乳、配方粉、营养米粉等食物中钙质都非常充足的。只有纯母乳喂养儿每天需国际单位维生素D。谈及很多次了,能否有些指导作用呢?!提问5:我儿子一岁4个月,配方奶每日--ml,每日给他滴一滴维生素d滴剂,国际单位。维d的计量可以么,是不是多了一些?要调整么?崔:已经一岁4个月的幼儿,每天进食-毫升配方粉,再有辅食,应该没有必要每天补充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了。辅食中的鸡蛋、肉等食物中都有维生素D。再有,孩子外出活动中,阳光照射皮肤也可产生维生素D。一岁后的婴儿应该丰富饮食种类,尽可能达到均衡营养,而不是依靠补充某些营养素。提问6:小儿快四个月,母乳喂养,近半个月上半身湿疹。尤其是吃鱼肝油两天后就会发作。请问要吃什么益生菌?不能吃鱼肝油怎么办?枕秃怎么办?崔:母乳喂养儿出现湿疹等过敏现象,首先应考虑与婴儿接受的添加剂有关。维生素D制剂值得怀疑。若确实发现婴儿服用维生素D后湿疹加重,可选择其它剂型。现在市面上维生素D有纯维生素D滴剂;维生素D胶囊;维生素AD滴剂或胶囊;还有多种维生素复合滴剂等。对可疑过敏者,最好选纯维生素D滴剂。提问7:我宝宝3.5个月想问您一下吃什么鱼油好呢?检查了缺锌铜,求推荐好的补充方法。崔:不到四个月婴儿,只需接受母乳、母乳+配方粉、配方粉。观察婴儿生长的标准是身高、体重、头围,而不是微量元素。只要生长正常,不需补营养素,只有纯母乳喂养儿才需补每日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对母乳喂养,乳母应尽可能丰富自己饮食,最好每周50种以上食物。偏食必然会影响母乳质量。提问8:快三个月的宝宝需要每天吃鱼肝油吗?之前一个多月体检说骨密度偏低缺钙,现在吃伊可新,每粒含VitD3UI每天补会过量吗?还有得吃到多大呢?崔:首先须清楚--骨密度检查对婴儿骨骼发育无价值,更不能以此判断是否缺钙。骨骼生长过程中,需钙质沉着,离不开维生素D参与。母乳中维生素D不足,所以纯母乳喂养儿每天需服国际单位(10微克)维生素D3。若摄入配方粉达每天-毫升,可不用单独补维生素D。补充时间与喂养方式有关。提问9:我宝宝5个多月,最近发现枕秃,现在还需要继续吃维生素d吗?崔:小婴儿平躺时间长,2-3个月后开始左右转头,再加上头部出汗多,枕部头发减少--枕秃,是非常常见的正常现象。与缺钙、缺维生素D无关。随着婴儿长大,坐、站、走的机会增多,睡觉逐渐安静,枕秃自然消失。枕秃往往在第一次剃头后凸显,枕部与床接触机会多,限制了枕部头发的暂时生长。提问10:我家宝宝出生15天,一直是混合喂养,今天社区医生来家里说让宝宝开始吃伊可新,问了身边的朋友有的说可以吃,有的也说不能吃,我们也不知道了,想问问能吃吗?崔:对纯母乳喂养儿,生后15天(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生后2个月内)开始添加每日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混合喂养根据情况酌减(每天配方粉达-毫升可不补充维生素D)伊可新是维生素AD合剂,其中含维生素D国际单位,可给婴儿服用。若希望只补充维生素D,可选择单一维生素D3的胶囊或滴剂。提问11:补AD过量会中毒多少量会中毒呢今天给宝宝喂AD不小心滴多了一滴是多滴了一滴有没有事啊?崔:现维生素D制剂有多种剂型和包装。有维生素AD合剂;纯维生素D制剂;含维生素D的复合制剂。有胶囊的,片剂的,滴剂的。至于滴剂,有1毫升;有两滴;也有一滴就含国际单位的。为此,选择维生素D是一定要弄清楚。纯母乳喂养儿每天需补国际单位,切忌过量。超过单位可能出现中毒。提问12:夏季天气变暖,外出增加,是否应减少或停止维生素D的补充?崔:婴儿每天需国际单位的维D。皮肤接受阳光中紫外线B的照射可产生维D。但多强阳光照射多大皮肤范围产生多少维生素D,并不清楚,也不容易掌握。还是建议纯母乳喂养婴儿每天接受单位的补充。配方粉喂养儿,根据喂养量酌减。因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不能满足婴儿生长所需,所以纯母乳喂养婴儿每天须补充国际单位维生素D。维生素D是一种激素样维生素,促进钙吸收并有效沉着于骨骼内。除此,研究显示维生素D对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配方粉中含有维生素D,一天服用-毫升应该能满足婴儿所需。
2、立秋后宝宝穿衣讲究“秋冻”
立秋已经半个多月了,宝宝们在穿衣上也要有所讲究,应根据天气的变化适当增加衣服,尤其不要马上“捂”,否则宝宝更容易感冒。咱们北方部分地区早晚已开始有微凉的感觉,而南方大部分地区仍被高温酷暑掌控,不过尽管如此,我们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应该顺着节气而改变。
立秋后不要马上给孩子加衣服
有些家长在立秋之后,会下意识地给孩子增加衣服,然而立秋并不是真正的秋天,全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炎热当中,如果宝宝穿多了,很容易捂出一身汗,这样吹到一点冷风马上就会感冒。
俗语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意思就是春天不要过早减衣服,秋天不要过早加衣服,这样才不容易生病。因此,宝宝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适当地冻一冻。
立秋后穿衣要注意“三暖”
尽管立秋前后仍是酷暑高温天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会渐渐转凉,尤其北方地区在经历“秋老虎”过后早晚会变得寒冷。让宝宝“秋冻”,并不是说天气转凉也不要穿衣服,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过早增衣,并合理增加衣服。
立秋过后孩子穿衣一般保证“三暖”即可。
第一暖是“肚子暖”,孩子由于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全,如果着凉容易导致脾胃虚弱,容易导致孩子食欲不振,甚至肚子痛,极易导致疾病发生。
第二暖是“手脚暖”,手脚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不过1岁以内的宝宝手脚更容易变凉,不能光靠触摸手脚来增减衣服。
第三暖是“背部暖”,背部适当温暖可以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机会,但背部不可过暖,否则容易出汗,更容易因背湿着凉感冒。
衣服推荐:长袖套装很方便,薄外套是必备
秋天的气候一般是早晚凉中午热,因此宝宝早晚应该比中午多穿一些,可以早晚多加一件薄外套,如针织开衫、薄运动外套等,白天应适当减少衣服,尤其是孩子在运动的时候。
在服装搭配方面,如果家长图省事,可以给孩子薄款棉质长袖套装,注意不能太厚实,一定要选轻薄款,然后早晚再套上一件薄外套即可。如果家长比较有心思给孩子穿衣打扮,可以考虑长款T恤+休闲裤或背带裤,女孩子穿裙子最好内搭一层薄裤袜。另外,孩子的头部不需要太保暖,不要过早给孩子戴帽子。
需要指出的是,华南等还比较炎热、且温差不大的地区建议还是以夏装打扮为主。
3、宝宝“认生”也是一种成长
人类的“认生”是一辈子的事情,只不过随着心智发展以及社会经验的积累,认生的范围、处理方式不同而已。
“生”所指的是“陌生人”和“陌生环境”。人类的“认生”是一辈子的事情,只不过随着心智发展以及社会经验的积累,认生的范围、处理方式不同而已。“不认生”反而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危险。
几乎每个宝宝都会经历一个所谓的“认生期”,虽然有些妈妈会认为认生对于宝宝也有积极的意义,是宝宝的一种自我保护,但是认生也有可能阻碍了宝宝与外界的人际沟通,对以后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认生期呢?
家长的苦恼在于,把自己认为是安全的人和环境,错误地当成了宝宝的认知,希望宝宝接受并表现出良好的状态。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不能理解“认生”其实是宝宝心智发展和社会经验积累的过程。随着宝宝心智的日益成熟,他们会进行选择性交往,家长就会开始担忧以后宝宝的交往出现严重问题。事实上,只要家长能够理解宝宝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给予适当的帮助,宝宝就能够安然度过猛烈的“认生期”。
草木皆兵,生人勿近
蔻蔻13个月了,一直是妈妈和奶奶照顾她,可是这次奶奶回老家几天后,她就变得很抗拒奶奶,奶奶一抱就大哭,不停地喊“妈妈”。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好几天了,丝毫没有好转。
专家解读:
宝宝大概是从6个月左右开始进入到辨别安全环境与不安全环境的时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认生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他会认为除了妈妈之外的人都是不安全的。即使是一直生活在一起的人,只要离开几天,就会被他“无情地”划入陌生人范围。“被抗拒者”越是着急靠近宝宝,就越让他感到紧张不安,就更无法被他接纳。
专家支招:
1、处理好成人的情绪尤其是老人在被宝宝抗拒之后可能会产生不良情绪,妈妈一定要给老人解释原因,做好安抚和疏导工作。千万不要责怪宝宝。
2、不要让陌生人贸然亲近宝宝让宝宝自然地生活和活动。如果他保持距离观察到对方是“不危险”的,就会放松警惕,这个时候再慢慢地用他感兴趣的方法跟他玩耍就很容易被接纳。在被接纳前,千万不要接触宝宝的身体,以免前功尽弃。妈妈要把这种方法告诉家人和朋友。
3、不要强行把宝宝放到陌生环境有些家长觉得强行把宝宝放到陌生人的怀里,就能够锻炼他,改掉他“怕生”的“坏毛病”。结果导致宝宝抗拒心理更严重,甚至会造成真正的心理问题。
4、不要羡慕别的宝宝多么“不认生”每个宝宝都有独特的与生俱来气质,如果父母本身就属于言语谨慎的类型,就更不要强求宝宝,当然你们可以请一位生性活泼开朗的成人加入你们的养育团队,祖辈、朋友、保姆、老师等都是可以的。
危机四伏的陌生环境
丫丫3岁了,在家里可是个活泼爱闹的小姑娘,可是一到了外面,做什么都要妈妈在旁边陪着,不喜欢跟其他小朋友玩,只要看不到妈妈就会放声大哭什么也不做了。
专家解读:
人类在陌生的环境里会保持警觉,宝宝并不像成人那样拥有强大的心智和丰富的社会经验,所以,他需要慢慢观察、感受周围的环境。即使是经常去的游乐场,如果曾经有让他感到不安的因素,他就会始终保持警惕,并不会把它当成熟悉、安全的环境,这个时候,妈妈在身边是能够保证安全的,说明宝宝是有智慧的。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家长固执地认为宝宝是弱小的,就会不由自主地保护宝宝,或者是拼命鼓励宝宝勇敢,无论是哪种方式都会让宝宝认为自己真的是“弱小”的、环境和他人很“危险”,于是变得越来越弱小,越来越离不开妈妈,越来越害怕陌生环境和其他人。
有位朋友告诉我:“不对!我女儿2岁上早教班的时候也是哭,要我们陪,我们干脆一进教室就扔下她走开,后来她就不哭了。所以,宝宝是需要锻炼的!”其实,不哭并不代表她不痛苦,也不代表她接受了环境,因为她发现哭也不能改变痛苦的事实,出于自我保护,她就会回避自己的痛苦感受,但是她又必须得做点什么才能让自己好受些。于是,可能出现以下3个问题——
1、在环境里胡闹,甚至产生攻击性、破坏性行为。
2、神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不能探索、学习、工作。
3、粘住环境中不会离开她的人,哪怕对方折磨她,她也不会放手。
上述任何一种问题都会给她今后对社会关系的探索带来巨大的障碍
专家支招:
1、多与人交往
对于独生宝宝来说,到大环境与他人更多交往,确实是帮助宝宝学习融入社会的好办法。妈妈应当经常带宝宝到不同的环境,接触不同的人群。
妈妈在身边,宝宝会感觉到安全,也更容易接受新环境、新朋友。妈妈既要保护宝宝又要给宝宝锻炼的机会,在宝宝放松后,逐渐拉开与他的距离,但是。确保在他处于危险时能够保护他。
2、选择适合宝宝的环境
妈妈一定要确保群体中没有攻击性行为的宝宝才可以放手,避免宝宝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如果宝宝已经受到伤害,要冷静安抚他,并离开现场,带到比较安全的群体,继续让他跟其他宝宝待在一起,这样他就不会刻板地认为其他宝宝都是可怕的。
3、不要让成人过多地逗弄宝宝
在成人比较多的环境里,确实有一些成人是以逗哭宝宝为乐趣的,这会让宝宝感觉到可怕、痛苦。如果已经有人正在做这样的事情,妈妈一定要挺身而出及时制止,保护宝宝要比照顾他人面子更重要。
贝乐园母婴生活馆人民路水利技校店客服
贝乐园母婴生活馆黄山路三院店客服
贝乐园母婴生活馆黄河路香堤左岸店客服
贝乐园母婴生活馆
贝乐园母婴生活馆北京白癜风的价格是多少白癜风专科的医院
- 上一篇文章: 儿童保健的功能之疾病预防
- 下一篇文章: 盘点维生素AD被冤枉的八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