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课堂如何给孩子合理补充维生素D

时间:2017-2-17来源:临床表现 作者:佚名 点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维生素D(vitaminD)是一种类固醇样激素类物质,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D,主要通过紫外线对皮肤的照射和饮食中获得。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需在肝脏、肾脏经两次羟化后转化成有具有生物活性的1,25-(OH)2D3后方能发挥生物效应。维生素D不是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而是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结合发挥作用,VDR的配体为1,25-(OH)2-D3,其生物学效应通过细胞内特异性的VDR介导。维生素D不仅影响钙磷代谢,而且还具有广泛的生理和病理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细胞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1、维生素D的需要量及来源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和全国佝偻病科研协作组提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婴儿生后2周摄入维生素DIU/d(10μg/d,维生素D1μg=40IU)至2岁。如婴儿每日摄入mL配方奶,可摄取维生素DIU/d,加之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不必另外补充维生素D制剂;妊娠后期处于秋冬季的孕妇宜适当补充维生素D~IU/d。维生素D的获得主要有日光照射和食物两条途径,普通着装(胳膊、头、颈面部暴露),夏季在阳光下20~30分钟可得到一天所需量,而婴儿暴露面部和胳膊,需要每天户外2小时左右能达到需要量。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非常的少,一般主要存在于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中,瘦肉、奶、坚果中含微量的维生素D,蔬菜、谷物和水果含有少量或几乎没有维生素D,因此,从饮食中难以得到足够的维生素D。

2、维生素D缺乏与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与佝偻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维生素D缺乏往往先于佝偻病的发生,佝偻病是维生素D缺乏的最终阶段。通过测定以血清25-(OH)D的含量来判断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达到75nmol/L(30ng/mL)即为充足水平,<50nmol/L(20ng/mL)为严重不足。佝偻病是维生素D严重缺乏的结果,发病高峰年龄为3~18月龄,在佝偻病出现前的几个月,患儿已有明显症状,如低钙惊厥、生长迟缓、易激惹、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等。佝偻病不仅仅见于婴儿和儿童早期,也见于较大儿童和青春期少年。在儿童期摄入足量的维生素D和钙,预防维生素D缺乏可以减少成人期骨质疏松的风险。

3、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的必要性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为22~40IU/L,维生素D缺乏的母亲为婴儿提供的维生素D会更少,即使婴儿母亲额外补充维生素DIU/L,其母乳维生素D含量仅从<25IU/L增加到78IU/L,由于冬秋季节日光照射不足,因此母乳喂养特别是完全母乳喂养婴儿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通过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化而来,日光照射是预防佝偻病的重要措施。合成维生素D需要紫外线暴露的量除取决于户外停留时间外,还取决于季节、空气污染程度、皮肤暴露的多少等,这些因素使婴儿和儿童所需要日光照射的量不足。

4、婴幼儿每日需要补充多少维生素D

中国营养学会维生素D每日推荐量在婴幼儿为IU/d,美国儿科学会指南推荐:自出生数日后,新生儿需补充维生素DIU/d,一直持续至儿童、青少年阶段;任何母乳喂养的婴儿,无论其是否添加配方奶粉,均需补充维生素DIU/d;非母乳喂养婴儿,如每日摄入维生素D强化配方奶不足mL应该补充维生素D。婴幼儿每日饮奶需要量分别为,0~6个月~ml,7~12个月~ml,1~3岁~ml,可依据孩子自身饮奶量计已摄入维生素D的量,从而计算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维生素D缺乏疾病,按照《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的治疗措施为维生素D口服,剂量为0~0IU/d,1个月后改为IU/d。口服困难或腹泻等影响吸收时,可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给予维生素D15万~30万单位(3.75~7.50mg)/次,肌注,1~3个月后IU/d维持。(本文发表在《医师在线》年11月30期)

点击XAXCZJ了解更多详情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候
呼和浩特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qlsdo.com/lcbx/331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维生素D缺乏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