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研丨早产儿每日推荐补充多少维生素D合

时间:2018-11-2来源:鉴别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点击上方蓝字↑↑↑妇儿医生朋友的小站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必需维生素,是钙从肠道吸收所必不可少的。因此,维生素D决定着骨骼健康,同时也参与了其他生理过程,如,维持神经肌肉的功能。有报道指出,血清维生素D水平不足会给儿童带来多种健康问题,包括佝偻病、增加感染易感性以及其他问题。

由于经胎盘转输维生素D较少,导致早产儿的维生素D储备较少以及需求量会更大。不同国家和专业机构对于早产儿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推荐不同。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母乳喂养或部分母乳喂养的婴儿必须每日补充维生素DIU。欧洲儿科消化、肝病、营养学会推荐早产儿在出生后的第1个月每日补充~IU。

世界卫生组织没有直接针对早产儿的推荐量,而是推荐低出生体重婴儿的维生素D补充量为~IU/d。缺乏证据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同建议,致使儿科医生在临床上对早产儿维生素D的补充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印度的学者开展了一项随机试验来确定早产儿中的维生素D补充最佳剂量。

早产儿IU/日补充能降低维生素D缺乏症的患病率

该项研究发现,在早产儿中,每日补充IU维生素D3可降低纠正胎龄40周龄和出生后纠正月龄(CA)3月龄时的维生素D缺乏症(VDD,即血清25(OH)D<20ng/mL)的患病率,但未显示对骨矿物化有任何改善。这一结果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Pediatrics》杂志上。

这项研究选择了96名胎龄(GA)为28-34周出生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补充IU维生素D3,另一组补充IU维生素D3,在纠正胎龄(PMA)40周时和出生后纠正月龄(CA)3月龄时的VDD[血清25(OH)D<20ng/mL]患病率。采集婴儿血样检测血清25(OH)D、甲状旁腺素(PTH)、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LP)。

仍有维生素D过量的风险

但文中也提示干预组的维生素D过量的发生率为2.4%(95%CI为0.06%~12.5%)。发生维生素D过量的婴儿并无症状,也没有在维生素D过量婴儿的身上检出常规监测维生素D中毒的标记物,如高钙尿和肾钙沉积症,分析这种婴儿的维生素D过量可能与维生素D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有关。

因此作者提示尽管发生重大的维生素D过量的可能性较低,但仍应强调在新生儿每日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时,应监测血清维生素水平。

延伸阅读:

各国早产儿维生素D不足的患病率

在印度的一项研究中,早产儿中的维生素D不足患病率[血清25(OH)D<30ng/mL]为97.4%。一项阿拉伯人群研究发现,44%的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严重[血清25(OH)D<5ng/mL]。我国没有大规模的人群报道数据,仅一项研究报道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比例为97.4%。

我国维生素D补充的推荐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达成共识(以下简称“佝偻病”专家共识):

婴儿(尤其是纯母乳喂养儿)出生后2周每日摄入维生素DIU至2岁。IU的补充量应是食物摄取、阳光照射、维生素D补充剂、维生素D强化食品中维生素D含量的总和。如婴儿每日摄入ml添加了维生素D的配方奶,可摄取维生素D约IU,加上适当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夏季户外活动较多时),可不必另外补充维生素D补充剂。

高危人群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胞胎出生后就应该每日补充-IU维生素D,3个月后改为每日IU。

婴幼儿应该尽早户外活动,逐渐达到每天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足等。

佝偻病的确诊还需依赖辅助检查

“佝偻病”专家共识中,专家一致认为佝偻病的非特异性症状如多汗、易激惹、夜惊、枕秃等,很难同生理现象区别,仅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不能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部分专家提出下肢弯曲宜应与生理性弯曲相鉴别;并且指出乳牙萌出延迟(12~13月龄后)、前囟闭合延迟(24月龄后)不是佝偻病的特异体征,部分体征如方颅、鸡胸有一定主观性;但佝偻病协作组专家认为上述体征在佝偻病诊断中是重要体征,临床观察给予VitD治疗有效。

Vit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医院曾经对10例颅骨软化婴儿测血25一(0H)D,仅1例降低;广州、海南资料发现52%的婴幼儿具有佝偻病的症状体征,但仅有1.6%婴幼儿血清25一(0H)D水平10ng/ml;香港研究同上述结果一样,因此部分专家认为如果仅凭佝偻病的症状与体征进行诊断,佝偻病的患病率非常高,会导致VitD的滥用。

参考文献:

[1]张丽萍,闫瑞霞,孙玉敏等.沧州市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其母亲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1(8):-.

[2]《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专家讨论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8,46(3):-.

[3]《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8,46(3):-.

[4]NatarajanCK1,SankarMJ,AgarwalR,PratapOT,JainV,GuptaN,GuptaAK,DeorariAK,PaulVK,SreenivasV.TrialofdailyvitaminDsupplementationinpreterminfants.Pediatrics.Mar;(3):e-34.doi:10./peds.-.EpubFeb10.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妇儿医生朋友的小站

医信妇儿频道致力于打造一个面向妇产科、儿科、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医生的医学信息类服务平台,为医生甄选优质的学术期刊文献、最新的临床指南,提供专业的学术资讯和医学人文轶事。

栏目介绍:

医信妇儿频道希望通过「医·研」栏目来介绍一下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期我们选择了《Pediatrics》杂志中文版的一篇文章。如果你也想来说说,请留言给我们,也可以







































哪里看白癜风专业
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注明  http://www.qlsdo.com/jbzd/714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维生素D缺乏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