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名医说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

时间:2017-6-15来源:鉴别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在我国,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目前仍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常,导致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以致骨骼发生病变。维生素D缺乏还可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对小儿的健康危害较大。因此,应积极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可分为活动期(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

1.初期

多见于婴儿(特别是6个月内)。

早期常有非特异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枕秃也较常见。骨骼改变不明显,可有病理性颅骨软化。血生化改变轻微,血钙、血磷正常或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血25-(OH)D降低。X线片可无异常或见临时钙化带模糊变薄、干骺端稍增宽。

2.激期

常见于3个月至2岁的小儿。

有明显的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症状。骨骼改变可见颅骨软化(6个月内婴儿),方颅,手(足)镯,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O型腿或X型腿等体征。血钙、血磷均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血25-(OH)D显著降低。X线片可见临时钙化带模糊消失,干骺端增宽或杯口状,边缘不整呈云絮状,毛刷状,骨骺软骨加宽。

3.恢复期

初期或活动期经晒太阳或维生素D治疗后症状消失,体征逐渐减轻、恢复。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和血25-(OH)D逐渐恢复正常。X线片可见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加厚。

4.后遗症

经治疗或自然恢复,症状消失,骨骼改变不再进展,可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多见于3岁以后的儿童。X线及血生化检查正常。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是那些?

1.日光照射不足

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为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由皮肤合成内源性D3生成。冬季日照时间短、紫外线弱,所以冬春季,缺乏户外活动,城市居住者佝偻病的发病率高。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母乳和牛乳含维生素D的量均较少,不能满足需要,若不晒太阳或不补充鱼肝油、蛋黄、肝等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就易患佝偻病。

3.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

食物中钙磷比例直接影响钙、磷的吸收,母乳钙磷比例适宜(2:1),钙的吸收率较高,而牛乳钙磷含量虽高于人乳,但钙磷比例不当(1.2:1),钙的吸收率较低,故人工喂养者更易发生佝偻病。

4.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

婴儿生长速度快,维生素D需要量大,佝偻病的发生率高,早产儿生长速度较足月儿快且体内储钙不足,最易发生佝偻病。2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佝偻病的发病明显减少。

5.疾病或药物影响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及钙磷的吸收和利用,肝、肾严重受损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1,25-(OH)2D3不足而引起佝偻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使之失去活性;糖皮质激素能拮抗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都能导致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围生期开始,以婴幼儿为重点对象并持续到青春期。预防及治疗

1.孕妇应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饮食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2.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钙的利用率较高,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发生佝偻病较少。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可用配方奶粉喂养。

3.多食其他含钙丰富的食品,有乳糖不耐或牛奶过敏(β-乳球蛋白为致敏原)的患儿为防止缺钙,应多摄入海产品、含草酸少的蔬菜等,必要时适当补充含钙制剂。

4.多晒太阳是改善维生素D营养状况、改善骨质代谢和预防佝偻病的最简单、有效、廉价的措施,要让小儿平均每天的户外时间不要低于1个小时。夏天不要暴晒,可早晚到户外活动或在树荫下活动。6个月以内小婴儿不要直接阳光照射以免皮肤损伤。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5.12个月以下的婴儿,无论喂养方式如何,补充IU/d(10μg)剂量的维生素D可足以预防佝偻病。12个月以上的儿童及成人,通过饮食和/或营养素补充剂来达到维生素D的需求,至少IU/d(15μg)。

6.治疗维生素D最小剂量为IU/d(50μg)至少持续3个月;钙mg/d,无论是饮食摄入还是使用补充剂,应和维生素D常规联用。佝偻病维生素D治疗剂量表,如下:*

注:*摘自《营养不良性佝偻病的预防与管理全球共识建议》

如果您有健康方面的疑问,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或者可以拨打健康-,-,咨询预约同时,凭预约号不用排队等候。









































北京的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最有效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注明  http://www.qlsdo.com/jbzd/441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维生素D缺乏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