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不单是补钙

时间:2017-11-18来源:疾病检查 作者:佚名 点击:

众所周知,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对人体的骨骼健康非常重要,但是它的功能远远不止于此。这种类激素维生素参与到人体的众多生理活动中,影响人体的众多生理功能,包括免疫功能、心血管功能、肌肉强度和血糖的代谢等。

大量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参与人体细胞的分化和细胞的内部代谢,这影响到人体的先天免疫能力和抗炎效果。在心血管健康方面,大量的研究指出体内维生素D水平过低将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样的,维生素D水平过低还会引发高血压。

另有研究指出,维生素D在维持人体的年轻态和健康方面有重要作用,可以缓解人体衰老,保持大脑的认知能力。

维生素D可抗老化

染色体端粒就是染色体上的终端部分,在过去的几年中,有关染色体端粒的研究炙手可热,因为据称染色体上的这一不起眼的部位竟然和细胞的老化、与细胞老化相关的慢性疾病,以及人类的寿命有关。

一般来说,染色体端粒的长度越长,意味着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越低,身体的健康状态越好。染色体端粒发生功能紊乱的原因很多,而衰老就是其中之一。此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都和端粒的长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意味着这些疾病的发生和人体的衰老过程有关。

因为维生素D通过细胞的代谢来影响细胞的老化,很多慢性疾病都和维生素D有着很大的关联。不少研究发现,维生素D和染色体端粒的长度之间有关联,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维生素D会延缓细胞的老化。

近日,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研究(NHANES)合作评估了25-羟基维生素D和染色体端粒之间的联系。该研究总共征集了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的平均年龄为42.7岁。研究者发现,随着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增加,染色体端粒单次复制的基因比率也会增加,这是评估染色体端粒的一种重要方法,男女性都一样。调整志愿者的吸烟习惯、身体质量指数和运动习惯等因素之后,研究者发现这种关系不复存在。研究者表示,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人体血清中维生素D的水平对染色体端粒来说仍然是一个有力因素,应该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在这之前,哈佛医学院和特隆姆瑟大学——挪威北极圈大学也通过-年的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分析了年龄和染色体端粒长度之间的关联。这些营养和健康数据的来源被按照年龄分段,分成了青年(20-39岁)、中年(40-59岁)和老年(60岁以上)。之后研究者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量的白血球端粒长度,结果发现,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50nmol/L以上的中年人群,其白血球端粒长度明显长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50nmol/L的中年人群。而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志愿者的基因更不稳定。

此外,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者在-收集的名志愿者血液样本的研究中发现,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越高,端粒长度越长。

与此同时,也有研究评估了维生素D补充剂对非裔美国人染色体端粒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一种叫做端粒酶的生物酶是保持端粒长度的关键。在这项为期4个月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研究者总共征集了57名健康的非裔美国男性和女性志愿者。这些志愿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每月摄入IU的维生素D,一组服用等量的安慰剂。

研究者表示,当为期四个月的试验结束以后,试验组志愿者的端粒酶活性平均增长了19%,而对照组志愿者的端粒酶活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就表明,维生素D补充剂对人体端粒酶的活性有积极作用。研究者总结,维生素D是一种对细胞健康老龄化有重要作用的营养成分,血清中较高水平的维生素D有利于细胞健康,而且可预防一些慢性疾病。

维生素D和认知健康

维生素D对大脑认知健康也有重要的意义,包括影响神经传递,神经的形成,减少神经元的死亡,以及清除淀粉样蛋白质等。众所周知,淀粉样蛋白质是导致阿尔兹海默症的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维生素D在大脑组织中还可以起到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例如,奥地利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增加认知障碍风险。研究者总结分析了-年公开发表的一些研究,最后发现当一个人血清中的维生素D水平低于25nmol/L时,罹患认知症的概率远高于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在50nmol/L以上的人群。

不过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总共征集了名瑞典男性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的平均年龄为71岁。经过长达18年的跟踪研究,研究者发现志愿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或者维生素D摄入量和长期的痴呆或者认知症风险没有明显的联系。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却表示,维生素D和阿尔茨海默症的生理过程肯定有关联,而且前者可以预防这种认知症。这些研究者在一项随机试验中发现,每周补充IU维生素D,持续8周,可提高淀粉样-β水平,提高大脑认知力,预防阿尔兹海默症。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在一项研究中征集了82名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75nmol/L)的健康志愿者,测试了低剂量维生素D(IU/天)和高剂量维生素D(0IU/天)对这些志愿者的影响。在为期18周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对测试了志愿者的认知功能。测试结果显示,高剂量的维生素D让志愿者的模式识别记忆任务能力和联想学习(通过视觉记忆评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些研究者在另一项研究中,评估了维生素D对大脑执行能力的影响。该研究中研究者总共征集了名健康的成年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按照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不同被随机分成4组,即维生素D匮乏组(<50nmol/L),低满足组(50-75nmol/L),高满足组(75-nmol/L)和超治疗组(≥nmol/L)。经过四周的测试之后,研究者发现,相较于匮乏组,超治疗组志愿者的非文字记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此外,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和加利福利亚大学的研究者近日进行了一项人种定向调查,评估了维生素D和不同人种的认知症之间的关系。研究中,研究者共征集了名老年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的平均年龄为75.5岁,研究时长4.8年。除了白人,该研究涉及的人种还包括非裔美国人、西班牙人和其它的一些人种。试验开始前,志愿者的平均血清维生素D浓度为19.2ng/ml(47.9nmol/L),其中26%的志愿者被认定为维生素摄入不足,35%的志愿者被认定为维生素D摄入量低下。此外,一半的志愿者的认知能力处于基本水平,33%的志愿者存在认知障碍,17%的志愿者有痴呆症状。

最后研究者发现,那些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大脑执行能力和情景记忆衰退的症状。研究者因此总结,维生素D对于老龄化认知功能减退具有积极作用,并可降低认知症风险。

维生素D和防晒霜

维生素D对大脑认知健康也有重要的意义,包括影响神经传递,神经的

夏日将至,防晒成了大多数人出门前的必要工作。虽然防晒霜是防止皮肤损伤的关键。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使用防晒霜可能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导致维生素D缺乏症。

这项综述性研究表明,防晒霜的使用和一些慢性疾病(如克罗恩病,糖尿病,乳糜泻等影响维生素D吸收的疾病)导致全球近万例维生素D缺乏症。研究共同作者,加州Touro大学骨科医学院的KimPfotenhauer博士及其同事最近在TheJournaloftheAmericanOsteopathicAssociation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根据食品和营养委员会的建议,成年人应该每天应摄入到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虽然一些食物含有维生素D,包括多脂鱼,牛肝和强化早餐谷物——但是这些食物的维生素D含量通常较低。晒太阳是维生素D的最佳来源之一,阳光穿透皮肤能将维生素D前体——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然而,晒太阳也带来了一定风险——如晒伤和皮肤癌,而防晒霜被认为是防止这种危害的最佳方式之一。

防晒霜可能会使维生素D-3的产量降低99%

研究人员调查了维生素D缺乏症的临床研究。使用这些信息,他们确定了全世界维生素D缺乏的范围,相关的风险因素,以及提高维生素D水平途径。

研究小组表明,使用SPF15以上的防晒霜可以将身体的维生素D-3产量减少99%。为了提高和维持最佳的维生素D水平,研究人员建议每周两次在中午阳光下暴露约5至30分钟,不用涂防晒霜。

KimPfotenhauer博士表示,“人们在户外待的时间越来越少,当他们出门时,他们通常都使用了防晒霜,这基本上使身体失去了产生维生素D的能力。虽然我们希望人们保护自己免受皮肤癌的侵害,但健康,中等程度的日光浴对促进维生素D非常有帮助。”

研究人员补充道,维生素D补充剂也是提高维生素D水平的好方法,因为它不会带来与阳光照射相关的风险。然而,作者建议在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之前应咨询医生。

美国《维生素D缺乏的评估、预防及治疗指南》

我国推荐的摄入量是0-64岁(孕妇、乳母)每天IU,65岁及以上每天IU。血25-(OH)D30ng/ml=75nmol/l

成人维生素D缺乏的治疗方法

1.固定负荷剂量法(快速矫正):

可达到30万IU,可以每周或每日分开给予。例如

①IU胶囊,每周1次,连续共6周。

②IU胶囊,每周2次,连续共7周。

③IU胶囊,每日5次,连续共10周。

2.维持治疗法:

可以在负荷量补足后1个月开始给予。维持剂量为每日-IU(偶尔可达每日0IU);可以每日给予,或间隔给予较高剂量,但总维持量相同。

成人制剂选择:维生素D3,还是维生素D2?

建议:推荐维生素D3作为维生素D缺乏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成人给药方法:口服或肌肉注射给药?

建议:推荐口服维生素D。

下述给药方法已证明无效,或无效和中毒的风险增加:

粤营养

①不推荐成人采用肌肉注射或口服维生素D的年储备给药方法(一次大剂量给予易中毒)。

②不推荐成人使用活性维生素D制剂(骨化三醇和阿法骨化醇)。

活性维生素D制剂包括骨化三醇和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1,25双羟维生素D3)不需要经过肝脏和肾脏羟化酶羟化就有活性效应,阿法骨化醇(1-a羟基维生素D3)则需要经过肝脏25-羟化酶羟化后才具有活性效应(肝功能不全者不建议使用),所以活性维生素D制剂更适用于老年人、肾功能不健全以及1-a羟化酶缺乏的患者。

总结

因为维生素D是一种类激素营养素,所以影响着人体生理活动的方方面面,有关这种特殊维生素的研究,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群都有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症患者。在人类走向成熟走向衰老的漫长的一生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对人的身体和大脑健康都至关重要。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如何治愈
白癜风什么症状


转载注明  http://www.qlsdo.com/jbjc/548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维生素D缺乏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