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维生素D检测优化临床应用管理

时间:2017-11-16来源:疾病检查 作者:佚名 点击:

维生素D(VitD)是维持骨骼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VitD缺乏可导致肌肉软弱,诱发骨质疏松性骨折等。数据显示,全球超过10亿人患有VitD缺乏或不足,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公众健康问题。据统计,全世界近2亿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其中60-70岁女性人群中接近1/3为骨质疏松患者,在80岁及以上女性中,该比例高达2/3。因此,呼吁检验科、内分泌科、骨科、妇产科等医生重视VitD缺乏或不足现象,通过合适的VitD临床检测方法,定期监测、及时诊断、优化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VitD:在人体存在多个不同靶组织

作为激素源和脂溶性类固醇,体内VitD来源主要由皮肤细胞从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刺激下生成,经肝脏转化为VitD的另一种形式——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释放入血液中(半衰期为2-3周);再由肾脏转化为骨化三醇(1,25(OH)2D),即唯一的生物活性VitD代谢物(半衰期:大约3-4小时)。

在人体储存的VitD为25(OH)D形式,90-95%的25(OH)D会与VitD结合蛋白(VitaminDBindingProtein,VDBP)紧密结合。仅有1%左右25(OH)D未与VDBP结合,其余与白蛋白疏松结合,输送到细胞的25(OH)D主要来自游离的以及与白细胞疏松结合的部分。VitD与VDBP结合后在体内转运,这促进了VitD同各种组织和细胞的结合,也调控了提供给机体的VitD总量。不同的生理条件会影响VDBP的水平因而会影响VitD的水平,如肝病、肾病综合征、妊娠等,这些情况下,总的VitD水平不能提供个体VitD水平的全貌。

通过人体不同细胞中的VitD受体,VitD对多个不同组织具有多效性作用,其主要靶组织为骨、小肠、肾脏、甲状旁腺与肌肉,因此可作为钙与磷代谢的主要调节分子。对于钙吸收来说,VitD显得十分重要,在负钙平衡时,促进肠道钙吸收;在骨骼代谢中,可刺激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导致骨钙化以及骨钙再吸收。此外,在低钙血症情况下,骨骼储钙几乎取之不尽,可见,血液中钙浓度密切调节非常重要。

肾脏与甲状旁腺均处于一种闭环调节反馈环路中,该反馈受到甲状旁腺素(PTH)、维生素D、钙、磷酸等激素与电解质的调节。血流中VitD浓度较高时,将抑制甲状旁腺中PTH的分泌。PTH刺激肾中的25(OH)D羟化生物活性的1,25(OH)2D。通过24-羟化酶,失活1,25(OH)2D,高浓度的VitD可激活一种负反馈机制。通过此反馈环,维生素D显示出其对肾脏的局部直接作用。

目前,临床上对VitD的状态分类主要包括缺乏、不足与毒性浓度三类,大多数检验医生建议:若VitD与血清25(OH)D值相关性10ng/mL,可判定为VitD缺乏;若二值相关性接近10-20ng/mL,则说明VitD不足;当达到ng/mL,可判断为VitD毒性的上限。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建议骨松患者维生素D水平补充到30ng/mL以上。而具体实践中,VitD参考区间与临床临界值应根据纬度、人种、疾病而有所不同。

高剂量VitD补充治疗:显著改善骨密度,降低骨折、跌倒风险

VitD缺乏可造成骨形成与再吸收不平衡,进而导致骨质减少、骨质疏松或软骨病。据估测,50岁及以上人群中,约40%的女性与13%的男性可能患有骨质疏松性骨折[1];在50岁及以上女性群体中,近20%–25%的女性至少发生一次脊椎骨折;危害最大的当属髋骨骨折,欧洲与美国每年有超过65万名髋骨骨折患者;这种灾难性的病症可引发慢性疼痛、移动受限、残疾与独立性丧失;50岁以上的髋骨骨折患者中,约20%于1年内死亡。

基于VitD与血清25(OH)D浓度具有正相关性,对改善骨密度意义重大,防止VitD不足的治疗可使患者达到最佳遗传峰值骨量,降低未来骨折风险。一项针对青春前期女孩开展的研究结果表明,婴儿期曾接受VitD补充治疗的女孩,其股骨、颈骨矿物质密度增加。美国妇女健康活动(WHI)研究同样证实:持续七年日常进行钙(0mg/天)与VitD(IU/天)的补充治疗,可显著改善髋骨密度。

VitD对肌肉骨骼健康的益处已广为人知,并已得到强有力的临床实证支持。一项为期一年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中,以肌肉功能受损和VitD缺乏的名老年女性(70-90岁)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VitD补充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移动性与肌肉强度。每年约1/3的70岁以上女性因跌倒而严重骨折。高剂量VitD补充治疗可有效减少跌倒事故、(多次)跌倒人群、因跌倒需医学治疗的数量,降低跌倒风险。

通过对来自5个临床对照试验的31,名个体进行荟萃分析结果表明,高剂量VitD补充治疗(-IU/天)可显著降低居住在社区及公共机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髋骨与非脊椎骨折风险,其降低程度达20%。另外,结果还表明,VitD补充治疗(IU/天)联合钙治疗显著降低绝经后妇女17.0%非脊椎骨折与29.1%髋骨骨折。随着25(OH)D浓度的增加,骨折风险得以降低,这也有力证明在补充治疗期间进行VitD浓度检测非常重要。

如果孕妇出现VitD缺乏,则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子代中1型糖尿病发生率和新生儿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病率、导致新生儿低血钙。因此,孕妇应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富含钙、磷的食物。中国《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预防治建议》中提到:对于有条件的孕妇,妊娠后3个月监测血25(OH)D浓度,确保25(OH)D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妇女宜适当补充VitD-1,U/d。

重视标准化检测,有效测定VitD

因VitD浓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患者补充VitD治疗期间及之前,均须进行25(OH)D测定,确保获得最佳浓度。作为检测标本,25(OH)D在血清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室温条件下至少可保持24小时,37℃时稳定期可长达一周,甚至在反复冷冻、解冻5次后,结构与浓度仍能维持稳定状态;且运输中,血清标本无需冷冻,3天内均可选用全血。25(OH)D检测被认为是理想的用于评估VitD状态的标志物。

目前,常用的VitD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法(ELISA)、放射免疫分析法、VitD结合蛋白分析法、化学发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MS)等。HPLC和LC-MS/MS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分别检测25(OH)D2和25(OH)D3,但仪器昂贵,且技术要求高,操作需培训,其检测速度不适于大批量的临床标本。博晖公司25-羟基维生素D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采用微量末梢血技术,减少采血创伤,方便医生采样。试剂盒含有校准品、质控品和样品均被样品稀释液稀释,可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血浆中的25-羟基维生素D含量(包括25-羟基维生素D3和25-羟基维生素D2)。配合一套洗板机和酶标仪即可操作,造作简便,快捷,适合大批量的临床标本检测,且性价比高。

文章转自网络。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有什么办法治疗
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qlsdo.com/jbjc/548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维生素D缺乏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