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的鉴别诊断
脑瘫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且常伴有智力障碍,视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症。这里要明确一点,有运动障碍如运动发育迟缓,不一定就是脑瘫,但脑瘫必然伴随着运动障碍。
(一)脑瘫临床表现
一.肌张力异常以损伤部位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肌张力异常模式。主要以锥体系损伤、锥体外系损伤、小脑损伤这三类为主,其中临床上多见于椎体系损伤。
1.椎体系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痉挛。
①.肌肉痉挛为肌张力增加,成“折刀样”变化。表现为:手握拳,拇指内收,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尖足,足内翻外翻,髋关节屈曲,下肢内收内旋,剪刀步态。
②.精细运动功能障碍
③.不发生肌萎缩,但继发废用性肌萎缩。
2.锥体外系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不随意运动
①.肌肉强直为伸肌和屈肌肌张力均增加,成“铅管样”,若伴有震颤,则成“齿轮样”变化
②.肌张力障碍主要表现为异常扭转姿势。可见颈部肌张力障碍引起的斜颈,全身性的张力障碍出现的扭转痉挛等。
③.震颤躯体的节律性不自主运动
④.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
3.小脑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共济失调
①.肌张力减低肌肉松弛无力,被动关节活动度超过正常最大活动度范围。
②.共济失调协调性被破坏,肌肉关节无法进行协同运动,辨距不良;平衡失调,醉酒步态,眼球震颤。
二.姿势异常如角弓反张,全身性屈曲姿势,全身性伸展姿势等;
角弓反张
也包括尖足,足外翻足内翻,腕关节掌屈等。
尖足
足外翻
三.反射异常包括原始反射的残留或延迟、病理反射的出现。
(二)脑瘫与其他各类疾病的鉴别
一.运动发育迟缓
①.定义的不同
运动落后于正常月龄的小朋友,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②.病因的不同
引起这类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正常的生长变异如家族性的,体质性的矮小,也有染色体异常,骨骼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但!发病因素不完全符合脑瘫的高危因素!
③.临床表现的不同
运动发育迟缓的小朋友,虽然大运动落后于正常月龄的小朋友,但不表现出脑瘫的典型症状,即大运动落后的同时不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
二.精神发育迟滞即智力低下
发病原因与脑瘫高危因素相似,但不伴有脑瘫典型症状,但可作为脑瘫的并发症。
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①.定义的不同
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②.病因的不同
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日照不足;生长速度过快;维生素摄取不足;胃肠道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③.临床表现的不同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多表现为易惊,夜啼,枕部秃发,头发稀黄。后以方颅,鸡胸,X形O形腿为主要特征。
四.臂丛神经损伤
①.病因的不同多由产伤造成。
②.临床表现的不同伤侧的上肢松弛下垂,臂和手活动无力或完全不能活动。注意!障碍指存在于伤侧,不存在除伤侧以为的障碍,更不可能存在全身的障碍。
五.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①.病因的不同为遗传病
②.临床表现的不同多数在学龄前期(3~6)发病,以骨盆带肌无力,肌张力低,走路缓慢,易跌倒为特征。病情为进行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难以成年。
六.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原因不明,但多数在胎儿期就有异常,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临床上儿童常见于未控制或未发现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引起的骨盆倾斜导致的脊柱侧凸,也可见于女子初潮后脊柱侧凸。
七.自闭症(孤独症)
①.病因不明。脑瘫高危因素对本症的影响没有准确的临床证明。
②.临床表现的不同
以社交障碍、刻板行为为典型症状,伴随语言障碍、智能障碍等主要特征。
八.其他
对照孕期,围生期有无脑瘫高危因素,再行影像学神经学检查。6个月是脑瘫诊断的关键月龄。
-END-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夜磨牙是病,得治
- 下一篇文章: 揭秘宝宝磨牙,TA也许是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