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及副作用是什么

时间:2017-10-26来源:疾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维生素D是一种有激素作用的活性物质,是体内可以合成、而且可以长期贮存的物质。食物中的维生素D原或体内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后,生成维生素D3,在肝脏、肾脏经过二次活化后成为1,25-二羟维生素D3.活性维生素D3是一种催化剂,可促进肠道钙吸收,并有双向调节血钙的作用。当血中钙离子浓度升高时,促进钙、磷进入骨骼;当血钙浓度下降时,协助甲状旁腺促进骨钙游离、释放入血以升高血钙水平。

在很少日光照射或无日光照射条件下,每天摄入~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即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每天摄入~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可进一步增加肠钙的吸收,促进骨质的生长发育,但再加大剂量至国际单位则无更大的效应。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为国际单位,国际卫生组织(WHO)提出每日维生素D的供给量标准为国际单位,也可每月一次投给维生素5~10万国际单位或每季一次投给15~20万国际单位。

钙是骨质矿化的主要原料,有了足够的钙才能有效地发挥维生素D3的催化效果,达到增强骨质正常钙化的作用。预防或是治疗佝偻病、软骨病时,都要先不足钙。

维生素D的副作用是维生素D中毒,长期服用药理剂量的维生素D,不论成人或儿童,都可能中毒。维生素D在血浆中存留时间相当长,几年内血浆含量都在高水平上。敏感的人即使服用较低的维生素D也可能发生中毒。中毒症状主要是高钙血症及由其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及软组织钙化等,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心律不齐、恶心、呕吐、烦渴、便秘、多尿等。

长期过多服用维生素D时,可出现高钙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广泛的软组织钙化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失,甚至尿毒症、结石等;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还能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增高,血液上升,严重的维生素D中毒可导致死亡。母体摄入过多的维生素D也可引起婴儿高钙血症,妊娠期子宫内的胎儿也可发生高钙血症,胎儿出生时体重低,心脏有收缩期杂音,严重者并有智力发育不良及骨硬化的等现象,心血管及肾脏缺陷很少能有恢复,愈后不良,有相当数量的病儿死于新生儿期。由于维生素D半衰期较长,高钙血症持续的时间比血钙升高的程度对肾脏有更大的影响,长期服用大剂量比一次突击治疗更容易中毒。

为什么会发生维生素D中毒呢?国内外文献报告的原因有误服、滥用、超量、过敏、医源性、累积中毒。目前维生素D制剂种类很多,针剂、口吸剂、乳剂、片剂、丸剂,且名称不同,如骨化醇、英康利、鱼肝油、维丁钙片等。由于佝偻病患儿的骨骼改变很难在短期内纠正,或者终身畸形,患者往往到地段保健站投了预防剂量,到医院看病时又投了治疗量,重复使用造成维生素D过量,实际用量多为标准需要量的数十倍、数百倍。代谢研究表明,维生素D是可以自己合成并贮存的类似激素作用的物质。从理论上讲,不必天天补充维生素D,也不应长期连续或一次大量投给维生素D,注意合理使用才能既发挥效用又不发生中毒。

此外,补充足够的钙也有利于充分发挥维生素D的效用,投以适量的维生素D剂量以达到最大程度促进钙质吸收利用的效果。

分享是一种美德!

点击上方工具条的右侧功能键即可:

分享到朋友圈

发送给朋友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北京皮肤病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qlsdo.com/jbby/540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维生素D缺乏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