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不活泼爱急躁睡不安易惊醒常多汗
如果孩子出现不活泼、爱急躁、睡不安、易惊醒、常多汗、后枕突。以上表现提示家长:孩子有佝偻病的可能。
(一)夜惊:经常于睡眠中惊跳,或轻微刺激即惊醒并常常哭闹。
(二)多汗:头部经常出汗,有酸臭味,每睡必浸湿枕头,与室温、季节、衣着等无关。
(三)烦躁不安:易兴奋、爱哭闹,好发脾气,失去正常小儿活泼性。上述症状虽非本病特异症状,但多见于佝偻病活动期,如除外其他因素影响,结合有轻度骨骼改变体征,可作为早期诊断参考。
轻度骨骼改变体征体征
(一)颅骨软化:表现囟门增大边缘变软,或颞枕部按之呈乒乓球样弹力性软化(乒乓颅)。
(二)方颅:额骨、顶骨向双侧对称性隆起,头颅似方形或鞍形。
(三)出牙迟缓:生后10个月未出牙。
(四)囟门晚闭:18个月后前囟仍未闭合。
(五)枕秃:因多汗刺激枕部经常摩擦形成环形脱发区。
什么是佝偻病?
佝偻病(Rickets)俗称缺钙,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哪些婴幼儿容易发生佝偻病呢?
早产儿和出生体重较低(低于3公斤)的宝宝
孕期缺钙的妈妈所生的宝宝
哺乳期缺钙的妈妈所哺育的宝宝
少晒太阳的宝宝,是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
生长发育太快的宝宝
吃奶少的宝宝
这六类宝宝很容易缺钙,是预防的重点对象。大家对照自己的宝宝,看看有没有属于以上6种情况的现在具体讨论一下早产儿是指孕周不足37周就出生的宝宝妇女在孕期和哺乳期缺钙表现为小腿抽筋、多汗、腰酸、手脚发麻。其实,大多数的孕妇和乳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钙。孕妇和乳母除了喝牛奶和补钙,也同样需要多晒太阳。
宝宝奶量的标准:4个月以内:全部吃奶;4~6个月:每天1~2次辅食,其他吃奶;6~8个月:~毫升;9~12个月:毫升以上;1岁以上:毫升左右;2岁以上:毫升左右。另外要注意:冬天的宝宝,最容易缺钙了,因为太阳晒得不够,或者晒太阳的方法不正确。
如何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呢?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1、掌握科学育儿和佝偻病防治知识。
2、科学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
3、利用日光经常带小儿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获取维生素D。
4、加强护理,家长应按程预防接种,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贫血等慢性疾病。
药物预防
1、胎儿期
妊娠期孕妇和胎儿对维生素D、钙、磷的需求日益增加,孕妇应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患有低钙血症者应积极治疗,对孕妇缺乏日光照射者、食欲低下者、体弱多病者、妊娠后期在冬季时,应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于妊娠7个月时补充维生素D每天~IU口服,或每月5万IU一次或分次口服,或只给予一次15~20IU同时服钙剂。
2、婴儿期
小儿出生后2周即应用维生素D预防。(1)、每日法每天口服维生素D~IU,至周岁。(2)、每月法每月一次或分次口服维生素5万单位,,至周岁。(3)、每季法每季一次口服维生素D15~20万IU,至周岁。
3、幼儿期
小儿一岁以后可采用夏秋季多晒太阳,冬季服维生素D的预防方法,一般冬季给予维生素D15~20万IU一次口服,高发地区可间隔2~3个月再给予维生素D15~20万IU一次。
推拿按摩矫正
对于后遗症期:一般不需药物治疗,应加强体格锻炼。对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胸部畸形可作腹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作肌肉按摩(O型腿按摩外侧肌群,X型腿按摩内侧肌群),增加肌张力,协助畸形的恢复。
百思贝专业小儿推拿温馨提示:
专家提醒各位家长:维生素AD对于孩子来说极其重要,家长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规定每天常规补充,不要自己随意选择。并且,家长们应该按照保健的程序,听从医生的指导,正确服用维生素AD。如果有佝偻病体征,积极配合推拿康复矫正。
小儿推拿,绿色疗法,常给宝宝推拿
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了解更多小儿推拿知识,
- 上一篇文章: 全面了解维生素E功效作用缺乏症慎
- 下一篇文章: 喝羊奶防止宝宝呼吸道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