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在养鸡生产中的作用
鸡对各种维生素需要量极少,但由于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或量很少,必须从饲料中得到补充。在一般情况下,最易缺乏的维生素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维生素B12_、以及维生素E和维生素K,鸡对维生素非常敏感。饲料中一旦缺乏这些维生素,就会使机体中必需的酶合成受到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破坏,新陈代谢紊乱,营养物质吸收降低,健康水平迅速下降,导致各种疾病,甚至引起死亡。
一 维生素A
维生素A亦称“抗干眼病维生素”,是鸡上皮细胞和骨骼细咆分化时的调节因素,也是视网膜内感光细胞(视紫质)的组成部分。小鸡缺乏维生素A时,眼睑潮红,眼睑内覆有白色的凝乳样膜,严重时出现夜盲症并拌发麻痹现象。成年鸡缺乏维生素A时视力恶化,产蛋下降,所产种蛋孵化率降低,且常常会引起各种传染病的发生。维生素A大都富含于绿色饲料和胡萝卜中。鸡能将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而贮藏在肝脏中。防治维生素A缺乏症,主要在于改善饲料结构。冬春缺乏青绿饲料情况下,应当给鸡饲喂含有胡萝卜素充足的饲料,如胡萝卜、黄玉米等;对培育的幼鸡则可喂给一定量的鱼肝油等维生素A的精制品。
二 维生素B1
维生素B1也称“硫胺”、“硫胺素”,缺乏维生素B1鸡会患多发性神经炎,其主要症状是病鸡运动协调发生障碍,行走摇摆、回转运动和麻痹等。米糠、麦麸、大豆、酵母等饲料中vB1含量都很丰富。
三 维生素B2
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存在小米、大豆、酵母、绿菜叶、干草粉、发酵饲料等食物中。鸡缺乏维生素B2时,主要表现为皮肤破裂、脱皮、掉毛、产蛋率低,且所产蛋孵化品质明显下降,在孵化中期胚胎的死亡率最高。谷类短期发芽时(出芽之前)核黄素含量可增加几倍,饲喂发芽的谷粒,对鸡补充核黄素最有效。
四 维生素D
维生素D亦称“抗佝偻病维生素”,可促进肠道中钙、磷吸收,促进血中有机磷转换为无机磷,促进钙盐在骨组织中沉积,所以它与骨组织的钙化有直接关系。鸡皮肤内含有7-脱氢胆固醇,阳光照射是获得维生素D的最简易方法。若维生素D缺乏和钙、磷代谢障碍,导致骨组织钙化不全,会形成营养代谢性的佝偻病。如患此病,幼鸡主要表现为骨骼(四肢、脊椎、胸骨)呈不同形状的弯曲和质地脆弱。成年鸡除患佝偻病外,还表现出神经活动障碍;产蛋鸡缺乏维生素D时,则会减少产蛋量,软壳蛋多,而且蛋的孵化品质恶化,孵化率明显降低。因此,要让鸡多晒晒太阳,同时还应注意补充含钙的饲料。含钙多的物质有石灰盐、蛋壳、骨粉等。
五 维生素E
维生素E又名“生育粉”,广泛存在于谷类和青绿饲料中,尤其是小麦胚中尤为丰富。缺乏维生素E,会使鸡的肌肉萎缩,神经机能受到破坏,运动麻痹失调。所产的蛋进行孵化时,胚胎死亡率很高。所以,在养鸡中应注意饲料搭配,尽量避免单一性。
六 维生素K
维生素K亦称“凝血维生素”,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缺乏维生素K,会使鸡肌体血液凝集作用遭到破坏,当鸡受伤后会大量失血,并可引起内脏出血和粪便带血等。雏鸡缺乏维生素K时生长缓慢,消瘦和内脏出血;喂给一定量的维生素K,即可痊愈。故应常给鸡喂些青草、甘蓝等菜叶。
七 胆汁素
饲料中缺乏胆汁素会引起鸡的肝脏发生脂肪变形,旰脏正常机能和物喷代谢失调。豆科值物和酵母、奶制品、肝、鱼等都富含胆汁素。
饲料添加剂发展五个阶段
第一代:以铜为代表的“微量元素时代”。
第二代:以电解质、维生素、氨基酸为代表的“维生素时代”。
第三代:以植酸酶、复合酶为代表的“酶制剂时代”。
第四代:以益生素、寡糖、为代表的“微生态时代”。
第五代:以微生态、维生素、多肽等为代表的多功能复合型添加剂。
纳维金(纳米级超浓缩微乳化复合维生素)
富含21种单体维生素,18种氨基酸,α-甘露聚糖肽、黄芪多糖、香菇多糖、三颗针提取物、二氢嘧啶,及保密成份。
1、提高免疫力,减少发病,提高雏禽成活率3-5%。
2、提高雏禽均匀度,连用到7日龄,平均体重可增加30-50克。
3、预防腺胃炎,减少腹水、猝死、腿脚病的发生。
4、延长产蛋高峰60-90天,降低死淘率8-15%,平均每只淘汰鸡增重75-克。
5、5天改善蛋壳颜色及厚度,薄壳蛋、软壳单、沙壳蛋等所占比例不足0.2-0.48%,单枚鸡蛋增重2-4克,15天每件鸡蛋增重2斤左右。
6、合格受精蛋提高7.81%,受精率提高3.2%,出壳率提高4.63%,健雏率提高3.75%,输卵管的发生率降低6.72%。
治白癜风最好的方法治疗白癜风药物- 上一篇文章: 骨骼强壮的保护神维生素DCalcife
- 下一篇文章: 维生素AD的错误认知盘点维生素AD被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