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宝宝补维生素D,你好意思不看吗

时间:2019-4-21来源:临床表现 作者:佚名 点击:

妈妈们又经常这么聊天:

“我家宝宝每天都晒太阳,不用补VD了吧?”

“我女儿纯奶粉喂养,奶粉里面有VD的啊,足足够了吧?”

“药补不如食补,多吃富含VD的食物就行了呀?为什么要额外补VD?”

“以前我们小时候也没这么讲究,哪知道补VD?不也好好的嘛…”

你是否也有同样的疑问?

认为不需要额外给宝宝补维生素D?

如果你真认为不用补维生素D的话,建议你好好看看本文,相信会有收获。

什么是维生素D?

维生素D(VitaminD)为固醇类衍生物,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家族有5种化合物,其中对健康关系最密切的成员是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

人体中的维生素D主要以维生素D3的形式存在。

维生素D的生成原理

维生素D与阳光有密切关系,所以又叫“阳光维生素”。不同的维生素D原在-nm紫外光照射下可生成维生素D。下图是我用化学专业软件ChemDraw做出的光照产生维生素D原理图。

酵母细胞中的麦角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生成维生素D2。

人体皮下储存的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也是维生素D原,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生成维生素D3。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D对人类健康特别是儿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它的生理功能主要分以下三方面:

促进钙磷吸收

促使骨骼及牙齿硬化

维持血钙水平

维生素D不仅调节钙磷代谢,预防儿童佝偻病的发生,而且与许多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感染性疾病等密切相关。

维生素D缺乏的表现

从上面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可以看出,它是维持人体健康、细胞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导致骨组织矿化不全。主要表现为:

婴幼儿佝偻病

手足痉挛症

成人骨质软化

骨质疏松

其中重点说下婴幼儿佝偻病和手足痉挛症。

佝偻病的全称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ofvitaminDdeficiency,简称佝偻病)。佝偻病的发病机制是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常,导致生长期的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2岁以下快速生长的婴幼儿。佝偻病不仅会引起骨质疏松、严重的下肢弓形、骨折等骨骼病变,造成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而且会影响呼吸、神经、肌肉、造血及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佝偻病不是缺钙,而是缺维生素D。

多见于4个月-3岁的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左右的婴儿较常见。由于维生素D缺乏,血中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全身惊厥、手足搐搦或喉痉挛等症状。

那么,宝宝正常情况下需要多少维生素D?如何衡量宝宝是否缺维生素D?宝宝体内的维生素D来源又有哪些?如何补充呢?下面详细介绍:

维生素D需要量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以专家共识形式推荐儿童补充维生素D最低剂量为每日IU。美国儿科学会推荐儿童维生素D补充剂量也为IU。

卫生部年1月12日印发的《母婴健康素养》第二十六条规定: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至国际单位。

再来看年6月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明确指出宝宝乃至50岁中年人每日建议的维生素D摄入量是10AI(AI指适宜摄入量,adequateintake的简称)。1μg=40IU,所以换算下,每日所需维生素D为IU。

如何衡量宝宝是否缺维生素D?

维生素D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取

根据宝宝不同的喂养方式,妈妈们可以通过计算每日摄入母乳和奶粉中维生素D的总量大概是多少,再考虑是否额外需要补充维生素D。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很低,仅为20IU/L。因此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可忽视补充维生素D。

不同牌子配方奶粉维生素D含量不同。妈妈们应根据配方奶成分表中维生素D的含量及宝宝每日喝的奶粉量来估算。

以慷儿为例,慷儿吃的enfamil奶粉每5floz中维生素D的含量是60IU。目前,慷儿是混合喂养,今天7个月19天。每天大概喝enfamilmL。因此,慷儿每天从奶粉中摄入的维生素D量大约是IU,远远没有达到每日IU的所需量,因此还需每天再额外补充维生素D。

验血指标测定

上述计算只是为大家呈现了宝宝每日补充维生素D的估算值,由于个体差异,宝宝体内具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如何需要验血才能知道。具体指标如下:

1、PTH是反映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间接指标

甲状旁腺激素(PTH)是临床上评价维生素D是否缺乏的间接指标。研究显示,当血清25(OH)D浓度低于78nmol/L时,体内PTH分泌增加,血清25(OH)D水平与PTH呈负相关。但是血清PTH在-80℃保存条件下稳定性差,保存2月后浓度下降幅度达16.6%,因此血清PTH含量只是反映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参考指标。

2、25(OH)D是反映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是胆骨化醇和麦角骨化醇经肝脏25羟化酶作用后的衍生物,是维生素D在人体循环中的主要形式,其在血液中具有浓度高、稳定性好,半衰期长的特点,被认为是反映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检测血清25(OH)D水平可早期发现和佐证维生素D营养不足,对于佝偻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3、25(OH)D测定方法

空腹采集婴儿静脉血2mL,室温下放置20-40min,转速0r/min常温离心5min,收集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待测。

在我查阅的文献中,医院都是采用英国IDS公司生产的25-HydroxyVitaminDEIAkit试剂盒,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25(OH)D的浓度值。

4、25(OH)D适宜浓度范围

目前,国内有关维生素D缺乏的基础研究资料比较少。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建议,婴儿血清25(OH)D适宜浓度范围为50-nmol/L。而国际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为7个等级。

维生素D营养状况

25(OH)D浓度nmol/L

严重缺乏

<12.5

中度缺乏

12.5-25

轻度缺乏

25-50

不足

50-75

适宜

75-

过量

-

中毒

大于

根据文献,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IU时,92.9%婴儿血清25(OH)D可达充足水平。年首都儿科研究所采集了北方冬季出生婴儿的脐带血及按要求每天补充维生素D4个月时的静脉血,对婴儿血清中25(OH)D的含量做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维生素D每日摄入中位数(IU)

25(OH)D浓度nmol/L

39.5

<27.5

.5

27.5-50

.0

50-75

.5

75-

.0

-

.0

由表中数据可见,婴儿血清25(OH)D的浓度随维生素D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每日维生素D摄入中位数为.0IU时,婴儿血清25(OH)D≥75nmol/L。对维生素D摄入量和血清25(OH)D均低的婴儿,补充维生素D后血清25(OH)D在很短时间内明显上升。

5、国内外25(OH)D浓度标准不同

受实验方法、纬度、季节以及维生素D摄入量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各地婴幼儿的血清25(OH)D水平各异。目前国内外没有血清25(OH)D正常值的统一标准。加拿大将血清25(OH)D<27.5nmol/L作为佝偻病诊断的必要条件。美国医学研究所与儿科内分泌学会一致认为25(OH)D水平至少达到50nmol/L以上,可满足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需求,并将血清25(OH)D<50nmol/L定义为维生素D缺乏。

国内只有梁冠禹等报道了:南京市0-10岁年龄段儿童中,血清25(OH)D水平50-60nmol/L可能是维持正常骨代谢的最佳浓度。除此之外,我没有查到公开的文献报道过国内实验室自己建立的参考范围。

人体中维生素D来源

不论通过估算,还是验血发现宝宝缺乏维生素D时,妈妈们该怎么办呢?

为此我们首先需要充分了解人体中维生素D的来源。人体中维生素D的来源可以分为三类:出生时由母体转运而来;日光照射人体自身合成;天然食物的膳食摄入。

1、新生儿维生素D主要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母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决定胎儿维生素D水平。若母体维生素D水平低,会增加婴儿罹患佝偻病的风险。新生儿从母体得到的维生素D一般只能维持2周,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所有医生、专家都建议出生2周后开始补维生素D了吧?

2、通过晒太阳的形式,靠皮肤自身合成维生素D受多方面的影响。比如:紫外线的强度、皮肤暴露的面积、照射的时间长短等。晒太阳时间过长,会损伤宝宝的皮肤或者眼睛。而且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不好,能晒太阳的机会相对较少。仅仅依靠晒太阳,靠皮肤自身合成维生素D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就算宝宝天天经常晒太阳,也需要额外摄取维生素D。在阳光缺乏的冬春季节,更应该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以保证婴儿的健康。

另外隔着玻璃晒太阳,对于补充维生素D毫无作用,因为紫外线的能量穿透不了玻璃。

3、含有维生素D的天然食物很少,动物肝脏、蛋黄及海洋鱼类等食物虽说含有维生素D,但其中的维生素D含量也不高。瘦肉、奶、坚果中含微量维生素D。因此,仅仅通过膳食补充维生素D很难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

所以说人体从这三种来源获得的维生素D含量满足不了婴幼儿身体发展需求。因此额外补充维生素D十分重要。

如何补足人体所需维生素D?

前面提到了,通过母乳或配方奶方式、及人体三种维生素D来源都难以满足宝宝生长所需的维生素D。

因此每日应额外补充市售维生素D,比如美国Ddrops、ChildLife、澳洲Ostelin、德国ZymafluorD等。

担心维生素D过量?

前面已经提到,维生素D摄入量达IU以上时,92.9%的婴儿血清25(OH)D水平达≥75.0nmol/L,说明仍有7.1%的少部分婴儿即使按照要求每日补充维生素DIU,还是会出现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

这是为什么呢?可能的原因是冬春季时节因日光照射不足而致内源性维生素D产生途径受阻,即使按推荐量摄入,仍存在维生素D缺乏风险。

因此建议,不论是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补充维生素D的摄入量均可以适当提高。

维生素D中毒较罕见。血清25(OH)D正常参考标准上限宽泛,不能仅凭摄入量超过IU或血清25(OH)D高于目前我国参考值上限即疑似补充过量或维生素D中毒。如何在安全可控范围内,避免维生素D缺乏更应值得







































白癜风医院哈尔滨哪家好
白癜风丸零售价格元


转载注明  http://www.qlsdo.com/lcbx/789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维生素D缺乏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