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习题集
1.根据体重计算公式,8月龄小儿的标准体重为A.6kgB.7kgC.8kgD.9kgE.10kg
答案:C解析:7~12月龄小儿的体重计算公式为:体重(kg)=6(kg)+月龄×0.25(kg),由此可知8月龄小儿体重约为8kg。
2.乳牙萌出延迟是指A.4月龄小儿未萌出乳牙B.6月龄小儿未萌出乳牙C.8月龄小儿未萌出乳牙D.10月龄小儿未萌出乳牙E.12月龄小儿未萌出乳牙
答案:E解析:小儿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
3.小儿第一次生长发育高峰发生于A.婴儿期B.幼儿期C.学龄前期D.学龄期E.青春期
答案:A解析:1岁以内属于婴儿期.而小儿第一次发育高峰为6个月内。
4.小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第一次相等(第一次交叉)发生在小儿出生后A.4~6天B.4~6周C.4~6个月D.4~6岁E.6岁以后答案:A解析:小儿白细胞分类主要是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变化,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65%,淋巴细胞约占30%,随着白细胞总数的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也逐渐下降,生后4~6天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相等(第一次交叉),以后整个婴幼儿期均以淋巴细胞占优势,至4~6岁时两者再次相等(第二次交叉),6岁以后逐渐与成人相似。
5.新生儿体温调节的特点不包括A.皮下脂肪少,易散热B.体温调节功能差C.体表面积小,散热少D.棕色脂肪产热E.能通过出汗散热
答案:C解析:新生儿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约为成人的3倍,因此,散热比成人快4倍。
6.下述母子血型关系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症的是A.母亲A型,新生儿0型B.母亲B型,新生儿O型C.母亲AB型,新生儿O型D.母亲AB型,新生儿A型E.母亲O型,新生儿A型
答案:E解析:ABO血型不合导致溶血症常见于母亲O型,新生儿A型或B型。
7.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因素不包括A.感染B.窒息C.棕色脂肪少D.皮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E.早产
答案:D解析:寒冷、感染、窒息、早产和低体重是导致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致病因素。而新生儿皮下以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其熔点高,故寒冷时容易凝固。8.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幅度为A.大于出生体重的5%B.小于出生体重的10%C.大于出生体重的10%D.小于出生体重的15%E.小于出生体重的20%
答案:B解析: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幅度为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
9.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恢复时间为出生后A.3天左右B.5天左右C.10天左右D.15天左右E.20天左右
答案:C解析: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恢复时间为出生后10天左右。
10.早产儿容易发生出血的原因之一是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K
答案:E解析:早产儿体内储存的维生素K少。维生素K参与凝血蛋白在肝内的合成,故维生素K少容易导致早产儿出血。
11.下列因素中,与发生硬肿症无关的是A.棕色脂肪少B.体表面积相对较大C.寒冷D.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含量大E.免疫功能低下
答案:E解析:寒冷、感染、窒息、早产和低体重是导致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但免疫功能低下不是其直接因素。
12.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A.植物性食物中的麦角固醇B.皮肤合成的胆钙化醇C.动物性食物中的胆钙化醇D.维生素D制剂E.母乳中的维生素D
答案:B解析:维生素D的来源分外源性和内源性。其主要来源是内源性的,即胆钙化醇(维生素D3),是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生成。
13.有关母乳初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为产后4~5天内的乳汁B.脂肪含量少C.蛋白质含量少D.富有微量元素E.富有免疫物质
答案:C解析:母乳初乳的蛋白质含量多,故答案为C。
14.小儿肺部易发生感染的主要内因是A.呼吸中枢不健全B.黏膜纤毛运动差C.肋骨呈水平位,呼吸运动度小D.肺含血量丰富,含气量小E.胸腔小而肺相对较大
答案:D解析:肺组织血管丰富,肺泡数量较少,使得肺含血量相对较多而含气量小,易于感染。
15.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缺乏A.IgEB.IgGC.分泌型IgAD.IgME.细胞免疫
答案:C解析:婴幼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低,尤以分泌型IgA为低,加上其他免疫物质不足、小儿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等,故易患呼吸道感染。
16.重症肺炎小儿常存在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混合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
答案:C解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呼吸性酸中毒;低氧血症、高热、进食少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所以重症肺炎常合并混合性酸中毒。
17.急性肺炎的病程是A.1周B.1个月C.2周D.1个月E.3个月
答案:B解析:急性肺炎的病程1个月,迁延性肺炎1~3个月,慢性肺炎3个月。
18.患儿常合并迁延性肺炎的疾病是A.先天性心脏病B.癫痫C.急性肾炎D.昏迷E.急性胃炎
答案:A解析:患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患儿肺炎容易迁延不愈。
19.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多发生于A.早产儿B.正常足月儿C.过期产儿D.足月小样儿E.大于胎龄儿
答案:A解析:婴儿期、青春期儿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快,对铁的需要量相对增多,容易发生缺铁。且早产儿体内铁先天储存不足,故答案为A。20.4岁小儿的膀胱容量约为A.mlB.mlC.mlD.mlE.ml
答案:C解析:根据膀胱容量的估算公式,婴幼儿膀胱容量(ml)=(年龄+2)×30,故4岁小儿的膀胱容量约为ml。
21.肾病综合征最根本的病理生理特点是A.大量蛋白尿B.低蛋白血症C.水肿D.高脂血症E.高血压
答案:A解析:蛋白尿为肾病综合征最根本的病理生理特点,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均是蛋白尿的结果。
22.颅内急性病毒感染的病理变化主要为A.广泛性脑血管充血B.中性粒细胞浸润C.大量纤维蛋白渗出D.弥漫性脑水肿E.神经组织的直接破坏
答案:E解析:广泛性脑血管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大量纤维蛋白渗出与弥漫性脑水肿为细菌感染常见的病理变化,而颅内急性病毒感染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大量病毒对神经组织的直接破坏。
23.麻疹患儿合并肺炎者具有传染性的时段是A.出疹期B.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5天C.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10天D.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E.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10天
答案:E解析:一般麻疹患儿在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但合并肺炎者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24.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具有传染性的时段为A.腮腺肿大期B.腮腺肿大前1日至消肿后1日C.腮腺肿大前1日至消肿后3日D.腮腺肿大前3日至消肿后1日E.腮腺肿大前3日至消肿后3日
答案:C解析: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在腮腺肿大前1日至消肿后3日均有传染性。25.水痘患者作为唯一的传染源,其具有传染性的时段为A.潜伏期B.出疹期C.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5天D.出疹前5天至第一批疹退E.出疹前1~2天至全部疱疹结痂
答案:E解析:由于水痘病毒可存活于疱疹液中,直接接触就可感染,故必待其所有疱疹均结痂方无传染性。
26.有关小儿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消化道为其主要传播途径B.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C.新生儿对结核菌非常易感D.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是人群结核病高发的原因E.耐药菌株的产生,使全球结核病的控制面临严重考验
答案:A解析:虽然小儿肺结核亦可经过消化道传播,但呼吸道为其主要传播途径。
27.下列有关惊厥的概念性描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大量异常反复放电引起B.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自主收缩C.收缩为强直性或阵挛性的D.同时伴有意识障碍E.为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
答案:B解析:惊厥是指由于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同^伴有意识障碍的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的状态,而并非肌群的自主收缩。
28.有关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发病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颅内压是指脑血管及脑脊液所产生的压力B.颅内压正常时保持绝对恒定C.如脑脊液异常增加,则其他内容物的容积代偿性缩小,以缓冲颅内压的增高D.任何颅内容物的增加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E.颅内压增高一定会引起脑疝
答案:C解析:颅内压是指颅腔内脑组织、脑血管系统及脑脊液所产生的压力,正常时保持相对恒定。脑组织、脑脊液或颅内血管床中任何一种内容物体积增大,其余内容物的体积则相应缩小,以缓冲颅内压的增高,当代偿功能超过限度时即发生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可引起脑疝。
29.急性呼吸衰竭为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临床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可分为两种类型,下列有关Ⅱ型呼吸衰竭的说法正确的是A.见于呼吸衰竭的早期B.为呼吸衰竭的轻症C.为单纯性低氧血症D.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E.低氧血症伴低碳酸血症
答案:D解析:急性呼吸衰竭的Ⅱ型是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见于呼吸衰竭的晚期和重症。
30.患儿男,3岁。门诊就诊时医务人员为其测量血压,表明此患儿收缩压正常的测量值是A.6kPa(45mmHg)B.8.66kPa(65mmHg)C.11.3kPa(85mmHg)D.14kPa(mmHg)E.15.4kPa(mmHg)
答案:C解析:2岁以后小儿收缩压=(年龄X2+80)mmHg。该患儿3岁,代入公式求得收缩压的值为86mmHg。由于血压正常有波动,选项中最接近86mmHg的为最佳答案。
31.患儿男,3岁。门诊测量血压。收缩压为84mmHg,推算其舒张压应为A.40mmHgB.45mmHgC.50mmHgD.55mmHgE.60mmHg
答案:D解析:小儿的舒张压=收缩压X2/3mm-Hg。该患儿收缩压的值为84mmHg。代入公式求得舒张压的正常值为56mmHg,由于血压正常有波动,选项中最接近56mmHg的为最佳答案。
32.患儿男,5岁。营养发育中等,其标准体重和身高最可能的是A.15kg,cmB.16kg,cmC.18kg,cmD.16kg,cmE.18kg,cm
答案:C解析:2~12岁的体重(kg)=年龄×2+8,身高(cm)=年龄X7+70。
33.小儿咽鼓管的特点是A.较宽、短、直,呈水平位B.黏膜下血管丰富C.短而粗D.纤毛较多E.较长、狭窄,呈漏斗形
33.A解析:小儿咽鼓管较宽、短、直,呈水平位。喉部较长、狭窄,呈漏斗形。小儿右侧支气管短粗。
34.婴儿喉的解剖特点是A.较宽、短、直,呈水平位B.黏膜下血管丰富C.短而粗D.纤毛较多E.较长、狭窄,呈漏斗形
34.E解析:小儿咽鼓管较宽、短、直,呈水平位。喉部较长、狭窄,呈漏斗形。小儿右侧支气管短粗。
35.小儿右支气管的特点是A.较宽、短、直,呈水平位B.黏膜下血管丰富C.短而粗D.纤毛较多E.较长、狭窄,呈漏斗形
35.C解析:小儿咽鼓管较宽、短、直,呈水平位。喉部较长、狭窄,呈漏斗形。小儿右侧支气管短粗。
36.新生儿正常心率范围为A.90~:次/分B.~次/分C.~次/分D.~:次/分E.~次/分
36.D解析:小儿由于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组织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只有增加心脏的搏动次数才能满足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故新生儿时期的正常心率范围为~次/分;1岁以内小儿的正常心率为~次/分。
37.1岁以内小儿的心率正常范围为A.90~:次/分B.~次/分C.~次/分D.~:次/分E.~次/分
37.C解析:小儿由于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组织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只有增加心脏的搏动次数才能满足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故新生儿时期的正常心率范围为~次/分;1岁以内小儿的正常心率为~次/分。
38.婴幼儿少尿的诊断标准为每日尿量A.50mlB.mlC.mlD.mlE.ml
38.C解析:学龄期儿童每日尿量少于ml,学龄前儿童少于ml,婴幼儿少于ml,即为少尿;小儿每日尿量少于50ml,新生儿每公斤体重少于0.5ml/h即为无尿。
39.小儿无尿的诊断标准为每日尿量A.50mlB.mlC.mlD.mlE.ml39.A解析:学龄期儿童每日尿量少于ml,学龄前儿童少于ml,婴幼儿少于ml,即为少尿;小儿每日尿量少于50ml,新生儿每公斤体重少于0.5ml/h即为无尿。即为无尿。
儿科护理学
1.有关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胆红素生成较少B.联结运送胆红素能力弱C.肝脏摄取胆红素能力差D.肝脏酶系统功能不完善E.肠肝循环较成人有特殊性
2.答案:A解析:由于出生后过多的红细胞破坏,且新生儿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短,故每日生成胆红素较多,约为成人两倍以上。
2.为降低高胆红素血症,防止或减轻胆红素脑病,最常用的物理方法是A.清蛋白静滴B.激素口服C.苯巴比妥口服D.换血疗法E.蓝光治疗
答案:E解析:蓝光照射治疗黄疽是最常用的物理方法之一。其原理是蓝光照射新生儿的皮肤,可以使血清及照射部位皮肤中的间接胆红素转化为光-氧胆红素,并经胆汁及尿液排出体外。
3.化脓性脑膜炎治疗中,不妥的是A.选用毒性小、对病原体敏感的抗生素B.致病菌未明确时可选用头孢三代C.选用的抗生素必须容易透过血-脑屏障D.流感嗜血杆菌首选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等E.脑膜炎奈瑟菌首选头孢呋辛青霉素-G
答案:E解析:化脓性脑膜炎主要采用抗生素进行病原学治疗。用药原则是及早采用敏感的可通过血-脑屏障的毒性较低的抗生素,联合用药,病原菌未明时,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4.使用铁剂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疗程至A.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B.红细胞数恢复正常C.血红蛋白值恢复正常D.血红蛋白值恢复正常后2个月左右E.终生服用
答案:D解析:由于发生缺铁性贫血前小儿体内的储条铁基本全部被动用,故铁剂治疗应在贫血纠正后持续一段时间,以补足人体铁储备。
5.口服补液盐(ORS)溶液的张力是A.1/4张B.1/3张C.1/2张D.2/3张E.等张
答案:D解析:ORS溶液的张力是2/3张。
6.小儿腹泻其脱水性质不明时,第一天补液可选用A.1/4张含钠液B.1/3张含钠液C.1/2张含钠液D.2/3张含钠液E.等张含钠液
答案:C解析:脱水性质不明时按等渗性脱水处理,补1/2~2/3张含钠液一般临床多用1/2张。
7.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为A.甲氨蝶吟B.泼尼松C.雷公藤毒苷D.环抱素E.环磷酖胺
答案:B解析:相比其他药物,泼尼松的副作用少,治疗费用少,效果肯定,故为首选,泼尼松治疗无效者方选其他药物。
8.当补液纠正脱水和酸中毒时,患儿突然发生惊厥,应首先考虑A.低血钾B.低血钠C.低血钙D.低血镁E.低血糖
答案:C解析:脱水和酸中毒时,由于血液浓缩,离子钙相对正常,可不出现低钙表现。但脱水和酸中毒纠正后,血浆稀释、离子钙减低,可出现低钙惊厥。9.下列乙类传染病中,需采用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A.肺结核B.艾滋病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D.病毒性肝炎E.猩红热
答案:C解析: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用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0.下列有关小儿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措施中,正确的是A.选用对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口服给药B.病情好转即停药,以防抗生素滥用增加痢疾杆菌的耐药性C.喳诺酮类药物对儿童骨骺发育有影响,故不宜应用D.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即使应用亦应小剂量口服给药E.休克型患儿少尿时口服利尿剂治疗
答案:C解析:A不对,此时患儿病情危重,应静脉给药;B不对,静脉用药至病情好转后改口服,疗程不少于5~7天,以减少带菌者;D不对,此时提倡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采取短疗程大剂量静脉用药;E不对,休克患儿少尿是由于血容量不足,口服利尿剂往往加重症状,此时应以补液治疗为主。目前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为成人治疗痢疾的首选药物,但喹诺酮类药物对儿童骨骺发育有影响,故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不宜应用。
11.下列属于强制管理传染病,城镇要求2小时内、农村不超过6小时上报的是A.病毒性肝炎B.肺结核C.艾滋病D.霍乱E.猩红热
答案:D解析: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两种,为强制管理传染病,一旦发现,城镇要求2小时内、农村不超过6小时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12.下列混合溶液中是1/3张含钠溶液的是A.6份0.9%氯化钠,2份5%葡萄糖,1份1.4%NaHCO3B.2份0.9%氯化钠,1份5%葡萄糖,6份11.2%乳酸钠C.1份0.9%氯化钠,2份5%?萄糖,6份1.4%NaHCO3D.2份0.9%氯化钠,6份5%葡萄糖,1份1.4%NaHCO3E.2份0.9%氯化钠,6份5%葡萄糖,1份11.2%乳酸钠
答案:D解析:2份0.9%氯化钠:6份5%葡萄糖:1份1.4%NaHCO3,共9份,其中0.9%氯化钠、1.4%NaHCO3等渗含钠溶液3份,3/9=1/3。
13.婴幼儿肺炎合并脓胸时,应首先给予A.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滴注B.中药治疗C.胸腔闭式引流D.胸腔穿刺排脓E.外科手术
答案:D解析:婴幼儿肺炎合并脓胸时,应首先给予胸腔穿刺排脓,辅以其他治疗手段。
14.无明显症状的原发型肺结核A.无需治疗B.可采用预防性用药C.采用标准疗法D.采用巩固治疗E.实施短程疗法
答案:C解析:无明显症状的原发型肺结核一般采用标准疗法,以异烟肼为主,配合利福平+乙胺丁醇,疗程为9~12个月。
15.小儿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染源为A.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B.结核菌涂片阳性者C.未曾接种卡介苗者D.肺结核病灶完全钙化者E.曾感染结核现已治愈者
答案:B解析:选项中只有结核涂片阳性者明确向体外排菌,因此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16.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应用强心苷类药物时,护理人员应注意A.准确抽吸药液,以0.9%氯化钠稀释B.注射前必须先测患儿心率,如婴幼儿心率小于60次/分不可用药C.给药时可与利尿剂同时注射D.如患儿情况紧急可快速推注E.用药期间适当补充氯化钾
答案:E解析:药液应以10%葡萄糖溶液稀释,A不对;年长儿心率小于60次/分,婴幼儿心率小于80次/分即不可用药,B不对;注射时不可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C不对;注射时应缓慢推注,时间不短于5分钟,D不对;由于低血钾是发生强心苷中毒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故用药期间应监测血钾浓度,适时适当补充钾盐。
17.下列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中,可进行积极手术治疗的是A.患儿女,2月龄,房间隔缺损(直径2mm)B.患儿男,2岁,小型室间隔肌部缺损C.患儿男,4岁,房间隔缺损(直径6mm),哭闹时出现暂时青紫D.患儿女,11岁,确诊动脉导管未闭9年,现安静状态下持续发绀E.患儿男,1岁,确诊法洛四联症3个月
答案:C解析:小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都可有自行闭合的可能,法洛四联症的手术年龄以5~9岁为宜,而D选项中患儿已出现艾森门格综合征,为手术禁忌证。
18.法洛四联症的患儿缺氧发作时宜采取的体位是A.平卧位B.俯卧位C.中凹体位D.头高足低位E.膝胸位
答案:E解析:膝胸位时患儿下肢受压,体循环阻力增加,使右向左分流减少,同时下肢屈曲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减轻了右心室负荷,从而使缺氧症状得到暂时改善,其他体位均不能达到此目的。
19.患儿女,8月龄。先天性幽门梗阻,出生以来喂养困难,现体重6.4kg,判断其营养不良程度为:A.无营养不良B.轻度营养不良C.中度营养不良D.重度营养不良E.极重度营养不良
答案:B解析:7~12月龄小儿体重公式:体重(kg)=6+月龄×0.25(kg),计算可知8月龄小儿标准体重为8kg,此时患儿6.4kg,比正常低20%,处于15%~25%的轻度营养不良范围。
20.患儿,4岁。体检发现有鸡胸及轻度“O”形腿。血钙2.5mmol/L,血磷1.6mmol/L,碱性磷酸酶U/L。诊断可能是A.维生素D缺乏症初期B.维生素D缺乏症激期C.维生素D缺乏症恢复期D.维生素D缺乏症后遗症期E.软骨营养不良答案:D解析:根据年龄、血生化检査及临床表现可以判断是维生素D缺乏症后遗症期。
21.患儿女,7岁。经检查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则其骨髓象不会出现A.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B.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C.细胞核发育落后于细胞质D.粒细胞系无明显异常E.巨核细胞系无明显异常答案:C解析:患儿缺铁时,血红蛋白由于原料不足,合成受阻,胞浆发育落后。因此,是细胞质发育落后于细胞核。
22.患儿,重度营养不良、腹泻合并中度脱水,第一天补液量应为A.50ml/kgB.70ml/kgC.ml/kgD.ml/kgE.ml/kg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中度脱水第一天的补液量是~ml/kg。但由于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少,在估计脱水程度时易偏高,故补液按体重计算后,应减少总量的1/3为宜。
23.患儿男,10岁。确诊急性肾小球肾炎3天,下列处理措施恰当的是A.纠正电解质失衡,及时处理高钾血症B.由于该病为链球菌感染引起,故选用庆大霉素控制感染C.限制患儿每日摄人食盐量不得超过6gD.血压高时给予降压药物,首选硝普钠E.因该病具有自限性,故无需处理,患儿可正常上学答案:A解析:控制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水肿时,患儿应采取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g;血压高时首选硝苯地平。如有高血压脑病时,首选硝普钠,此病一般要求2周内卧床休息。
24.患儿,8天,孕8个月早产。生后第3天出现黄染,第7天最重。精神和吃奶正常。血WBC12×10/L,中性粒细胞40%。血清谷丙转氨酶30U,总胆红素mmol/L,患儿血型A,母亲血型AB。最可能的诊断是A.新生儿肝炎B.新生儿败血症C.新生儿溶血症D.生理性黄疸E.先天性胆道闭锁答案:D解析:根据总胆红素值、早产儿、临床表现及日龄,可以初步判断是生理性黄疽。根据血型、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25.患儿男,2岁。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证实为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则抗生素治疗宜选用A.氨苄西林B.青霉素GC.阿米卡星D.万古霉素E.庆大霉素答案:A解析: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敏感,故答案为八。
26.患儿女,10个月。发病于夏季,大便每日10余次,量中,蛋花汤样。体检示中度脱水,大便常规有少量白细胞。其最可能的病原体是A.轮状病毒B.致病性大肠埃希菌C.真菌D.痢疾杆菌E.铜绿假单胞菌答案:B解析:根据发病季节、大便性状及大便常规,可以判断其最可能的病原体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27.患儿男,1岁。腹泻、呕吐4~5天,12小时无尿。体检: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口唇櫻红,呼吸深快,前囟、眼窝深凹,无泪,皮肤弹性差,四肢冷,脉搏细弱。紧急治疗是A.1∶1含钠溶液20ml/kg,静脉注射B.3∶2∶1含钠溶液ml/kg,静脉滴注,C.3∶1含钠溶液ml/kg,静脉滴注D.2∶1等张含钠溶液20ml/kg,静脉注射E.4%NaHCO3溶液50ml/kg,静脉注射答案:D解析: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注射或滴注2∶1等张含钠溶液20ml/kg,总量不超过ml,在30~60分钟内静脉输人,以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和肾功能。
28.患儿男,11个月。腹泻,等渗性脱水。第一天补液时应选择的含钠溶液是A.1/5张~1/4张B.1/4张~1/3张C.1/3张~1/2张D.1/2张~2/3张E.2/3张~等张答案:D解析:等渗性脱水补1/2张~2/3张含钠溶液。
29.患儿女,8岁。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表明A.患儿未受结核感染B.患儿受过感染,但目前体内无活动病灶C.患儿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D.患儿处于结核变态反应初期E.患儿接受过卡介苗接种答案:C解析: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呈强阳性反应,表明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30.患儿女,1岁,肺炎。突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心率次/分,右侧肺部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纵隔向左移位。肝右肋下2.5cm。该患儿最可能并发A.脓胸,B.心力衰竭C.气胸D.肺不张E.支气管异物答案:C解析:肺炎的并发症有脓胸、脓气胸、肺大泡等。此病例的胸部体检提示气胸。
31.患儿男,2岁。突然高热、咳嗽,抗生素治疗10天无效,且咳嗽气促加童。呼吸52次/分,心率次/分,两肺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右上肺叩诊稍浊,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湿啰音。胸部X线片示两肺散在小片状浸润,部分融合成片,右上肺大片浓密阴影,阴影内似有液气平。应考虑是A.病毒性肺炎、渗出性胸膜炎B.大叶性肺炎、脓胸C.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肺脓肿D.革兰阴性杆菌肺炎E.支原体肺炎答案:C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起病急,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病情重,进展快,容易并发脓胸、脓气胸。此病例胸部X线提示有肺脓肿。且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耐药,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时间宜延长。
32.患儿女,6个月。发热、咳嗽、喘憋2天。体检:体温37.8℃,呼吸66次/分,心率次/分,呼气性呼吸困难明显,两肺满布喘鸣音。为缓解呼吸困难,治疗时可用A.氨茶碱B.肾上腺素C.复方氯丙嗪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E.糜蛋白醵雾化吸入
答案:D解析:肺炎患儿中毒症状明显或严重喘憋、呼吸衰竭等,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33.卡介苗初种的年龄是A.生后2~3天至2个月B.生后2~4个月C.生后3~5个月D.生后4~8个月E.生后8~10个月
33.A解析:卡介苗初种的年龄是生后2~3天至2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初服的年龄是生后2~4个月,共3次,各间隔1个月。麻疹疫苗初种的年龄是8个月以上易感儿,因为小儿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部分免疫,对6~8个月以内小儿形成暂时的被动免疫。
34.脊髓灰质炎疫苗初服的年龄是A.生后2~3天至2个月B.生后2~4个月C.生后3~5个月D.生后4~8个月E.生后8~10个月
34.B解析:卡介苗初种的年龄是生后2~3天至2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初服的年龄是生后2~4个月,共3次,各间隔1个月。麻疹疫苗初种的年龄是8个月以上易感儿,因为小儿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部分免疫,对6~8个月以内小儿形成暂时的被动免疫。
35.麻疹疫苗初种的年龄是A.生后2~3天至2个月B.生后2~4个月C.生后3~5个月D.生后4~8个月E.生后8~10个月
35.E解析:卡介苗初种的年龄是生后2~3天至2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初服的年龄是生后2~4个月,共3次,各间隔1个月。麻疹疫苗初种的年龄是8个月以上易感儿,因为小儿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部分免疫,对6~8个月以内小儿形成暂时的被动免疫。
36.法洛四联症的最主要畸形为A.肺动脉狭窄B.室间隔缺损C.主动脉骑跨D.右心室肥厚E.主动脉狭窄
36.A解析:肺动脉狭窄是导致法洛四联症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亦是其他三种畸形的起始因素,故答案为八。而主动脉狭窄不是法洛四联症的四大主征。
37.法洛四联症不存在A.肺动脉狭窄B.室间隔缺损C.主动脉骑跨D.右心室肥厚E.主动脉狭窄
37.E解析:肺动脉狭窄是导致法洛四联症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亦是其他三种畸形的起始因素,故答案为八。而主动脉狭窄不是法洛四联症的四大主征。
38.结核菌素试验局部出现硬结,平均直径在20mm以上,判断其为A.阴性(一)B.弱阳性(+)C.中阳性(++)D.强阳性(+++)E.极强阳性(++++)
38.D解析:因结核菌素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临床常见的重要护理实践内容,故应该牢记其反应强度的判断标准,并熟知不同反应程度的临床意义。
39.结核菌素试验局部出现硬结、水疱,局部痒感明显,判断其为A.阴性(一)B.弱阳性(+)C.中阳性(++)D.强阳性(+++)E.极强阳性(++++)
39.E解析:因结核菌素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临床常见的重要护理实践内容,故应该牢记其反应强度的判断标准,并熟知不同反应程度的临床意义。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宝宝罗圈腿排查全攻略,快收藏
- 下一篇文章: 宝宝缺乏的营养素的全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