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硒缺乏症的的主要症状及病发原因
硒缺乏症硒是家禽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体内某些酶、维生素以及某些组织成分不可缺少的元素,为家禽生长、生育和防止许多疾病所必需,缺乏时可引起家禽营养性肌营养不良、渗出性素质、胰腺变性,硒和维生素E对预防小鸡脑软化、火鸡肌胃变性有着相互补充的作用。
硒是鸡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肉仔鸡由于生长速度较快,易发生硒缺乏症,鸡硒缺乏症多发生于低硒地区,但是,随着畜牧业集约化生产的发展,饲料的调运,也使不属于低硒环境地区暴发本病。鸡硒缺乏症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集中于每年的冬春两季,尤以2~5月间多发,这主要反映季节的特定气候因素(寒冷)对发病的影响。据研究,寒冷多雨等因素也是肌营养不良发病的诱因。此外,春季又是畜禽繁殖的集中旺季,孵化的旺季,硒缺乏症主要侵害幼龄畜禽,因而自然形成春季发病的高峰。鸡硒缺乏症呈群体性发病,无传染性。但是,各种畜禽均以幼龄期多发,此时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和代谢旺盛时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相对增加;有些新引入的生长快高产的品种也比本地的较易发病。
鸡硒缺乏症的主要症状为:在雏鸡、雏鸭、雏火鸡均可发生。临诊特征为渗出性素质、肌营养不良、胰腺变性和脑软化。渗出性素质常在2~3周龄的雏鸡开始发病为多,到3~6周龄时发病率高达80%~90%。多呈急性经过,重症病雏可于3~4日内死亡,病程最长的可达1~2周。病雏主要症状是躯体低垂的胸、腹部皮下出现淡蓝绿色水肿样变化,有的腿根部和翼根部亦可发生水肿,严重的可扩展至全身。出现渗出性素质的病鸡精神高度沉郁,生长发育停止,冠髯苍白,伏卧不动,起立困难,站立时两腿叉开,运步障碍。排稀便或水样便,最终衰竭死亡。剖检的病理变化,水肿部有淡黄绿色的胶胨样渗出物或淡黄绿色纤维蛋白凝结物。颈、腹及股内侧有瘀血斑。
有些病禽呈现明显的肌营养不良,一般以4周龄幼雏易发。其特征为全身软弱无力,贫血,胸肌和腿肌萎缩,站立不稳,甚至腿麻痹而卧地不起,翅松乱下垂,肛门周围污染,最后衰竭而死。
鸡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为:
一、有些缺硒地区曾经给玉米叶面喷洒亚硒酸钠,测定喷洒后的玉米和秸杆硒含量显著提高,并进行动物饲喂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效果。
二、对小鸡脑软化的病例必须以维生素E为主进行防治;对渗出性素质、肌营养性不良等缺硒症则要以硒制剂为主进行防治,效果好又经济。
三、加强日常饲养管理,避免饲料储存时间过长,避免饲料因受髙温、潮湿、长期储存或受霉菌污染而造成维生素E的损失。
本文出自牧宝网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骗人吗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 上一篇文章: 你给鸡补充维生素了吗
- 下一篇文章: 怎样才能让骨头更健康专家提出这四点,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