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维生素D与骨骼健康

时间:2017-1-17来源:临床表现 作者:佚名 点击:

前言

骨质疏松症——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维生素D——脂溶性维生素,促进人体钙、磷的吸收,增加骨矿化以防止骨丢失,增强肌力,改善平衡。儿童维生素D缺乏——钙吸收不足,新骨不能正常钙化,患佝偻病成人维生素D缺乏——骨矿化不足,患软骨病和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的现状(国外)

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居常见疾病的第6位。北欧:60岁以上的人口中髋部骨折发病率约为6.9%。英国:70岁女性脊柱骨折发生率为20%~25%。75岁以上的女性中每年有1%发生髋部骨折,髋部骨折占骨折的15%~25%。美国:万骨质疏松症患者、万可能发展成为骨质疏松症的低骨量患者。美国、欧洲和日本大约有万人受累,包括1/3的绝经后妇女和一定数量的男性患者。

骨质疏松的现状(我国)

我国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总人数达1.54亿,占总人口的11.9%,其中女性占77.2%。我国60~6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女性:50%~70%男性:30%。

维生素D缺乏的现状

全球约有10亿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以老年人和骨骼快速生长的儿童青少年为主国外:居住在社区(而不是养老院)的美国和欧洲老年人有40%~%存在维生素D缺乏我国老年人的维生素缺乏的调查:沈阳(健康老年人):春季(4月初)维生素D缺乏率63%,维生素D不足率34%。北京(60岁以上绝经妇女):维生素D缺乏率84.2%。我国青少年维生素缺乏的调查:北京(青春期女生):冬季维生素D亚临床缺乏者占45.2%。四川(汉族和藏族儿童少年):春季男女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率81.4%和89.8%。

维生素D的来源及作用机制

维生素D主要来源是人体皮肤合成

维生素D的来源及作用机制

25(OH)2D在骨骼中的作用机制包括:促进骨基质形成及类骨质的矿化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促进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等蛋白的合成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的表达,从而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化

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

任何导致阳光(紫外线)照射至地球量的减少或干扰皮肤吸收紫外线的因素均可影响维生素D3的合成季节、纬度、不同时间段、皮肤颜色、年龄、防晒霜、衣物遮挡肥胖饮食、疾病、药物因素

中国成人维生素D的参考值

25(OH)D在血液中的半衰期长,浓度高,作为反应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指标。血清25OHD<30nmol/L——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30~49.9nmol/L——维生素D不足血清25OHD≥50nmol/L——维生素D足够由于在临床中对于普通个体的维生素D实际需求量并不清楚,为了保证个体的维生素D状况足够或潜在益处,医生也可建议使个体的维生素D达“适宜”状态,血清25OHD可能需50~75nmol/L或更高。

需要进行维生素D检测的人群

需要补充维生素D的人群

血清25OHD<30nmol/L,建议治疗。血清25OHD30~49.9nmol/L,具有下列高危因素者建议治疗:①脆性骨折、有骨质疏松病史或骨折高风险;②应用抗骨吸收药物治疗骨病;③具有症状疑为维生素D缺乏症所导致;④具有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的相关风险因素,如日光曝露不足、宗教或文化着装、黑皮肤等;⑤甲状旁腺素升高;⑥应用抗癫痫药物或口服糖皮质激素;⑦吸收不良相关的情况。n血清25OHD≥50nmol/L,说明维生素D在安全范围;并提出建议,通过日光曝露和饮食维持充足维生素D水平。

维生素D缺乏的治疗

需要快速矫正维生素D缺乏,如患者有疾病症状或准备开始高效抗吸收药物治疗(双磷酸盐),推荐的治疗方案是在固定负荷剂量的基础上,随后规则维持治疗。维生素D缺乏的矫正非紧迫时,或当补充维生素D同时口服抗骨吸收药物,可以进行维持治疗方案,而无需使用负荷剂量。

维生素D缺乏的治疗

维生素D和食物一起服用,可以帮助吸收。负荷量方案中的维生素D不应来源于钙/维生素D的合剂,这可导致钙剂量过高。摄入足量膳食钙(至少mg/日),建议钙剂和维生素D联合补充。

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

晒太阳:非剧烈日光的规则曝露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每周两次曝露双上肢和双下肢于日光下5~30分钟(取决于多因素),通常可以获得足够维生素D。口服维生素D补充剂。食物:含维生素D的天然食物很少,主要包括含脂肪的鱼类,如野生鲭鱼、鲑鱼和金枪鱼等。单靠食物,几乎不能获得足够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预防注意要点

日光照射最有效,日光曝露合成的维生素D3,是由体内自主合成,不会导致过量或中毒,是最好和唯一天然的维生素D来源,食物补充有限。个体在树荫下也可以得到紫外线散射,起到合成维生素D效果;过度暴晒,导致皮肤晒伤,增加皮肤癌的风险。普通窗玻璃能阻挡90%以上波长nm以下的紫外线,隔着玻璃晒太阳显著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防晒霜可以减少绝大多数维生素D3皮肤合成。

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

65岁及以上老年人,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每日IU。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每日IU。维生素D缺乏症高危人群的维生素D补充可能需更高剂量;对发现的维生素D缺乏症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









































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
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转载注明  http://www.qlsdo.com/lcbx/308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维生素D缺乏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