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都缺钙补充维生素D才是关键
据年和年全国营养调查显示,中国居民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含钙丰富的奶及奶制品、豆制品等占膳食的比例有限,全国城乡人均每日钙摄入量为.2毫克和毫克,不足钙推荐摄入量的一半。因此近年来,中国掀起了全民补钙浪潮,经久不息,花样翻新。
“中国孩子都缺钙”也成了很多人的误区。孩子多汗,夜里总是哭闹、夜惊还有枕秃,很多人都说是因为孩子缺钙了,但实际上真是如此吗?真的每个孩子都要补钙吗?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一聊孩子补钙的话题。
一、孩子不同阶段需要多少钙呢?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0~6个月宝宝钙的推荐摄入量为毫克/天,7~12月龄为毫克/天,1~3岁为毫克/天,4~8岁为毫克/天。
0~6月龄母乳或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每天保证毫升左右奶量,就能满足本阶段的钙需求。
7~12月龄的宝宝,奶类依然是主要营养来源,每天保证~毫升的奶量,并合理添加辅食,就能满足本阶段的钙需要。
1岁以上的孩子,奶和奶制品是补钙的最佳来源,不仅钙含量高,而且钙吸收好。每天若能保证2杯毫升鲜奶或者2杯毫升酸奶,就能满足本阶段的钙需要。豆和豆制品、水产、肉类、蛋类也是钙的优质来源。
因此,保证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预防缺钙的关键。但是,在宝宝出生时早产,体内钙储备不足和母乳或奶制品吃得少、太偏食等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钙剂。补钙量一般每天~毫克。
二、钙质吸不吸收,维生素D是关键!那么,光给孩子补钙就够了吗?在此,我们必须隆重介绍下钙的“好兄弟”——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能有效地使钙沉积在骨骼上。没有维生素D,钙就不能被有效吸收;如果维生素D缺乏,即使补钙,也会因为钙吸收率低而造成人体缺钙。
家长们常误以为宝宝睡觉不安稳、多汗、易激惹、夜惊夜啼、枕秃,方颅、鸡胸、漏斗胸、X或O型腿等情况是由缺钙引起的,其实,根本原因是缺乏维生素D,因为这些都是维生素D营养缺乏性佝偻病的初期和激期的症状。它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的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三、该怎么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呢?我们先来了解为什么孩子尤其是婴幼儿特别容易缺乏维生素D。从理论上讲,婴幼儿可以通过晒太阳,帮助体内合成维生素D,但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维生素D需要具备很多前提条件:暴露时间至少要2小时以上;皮肤要直接接触紫外线,穿着衣服或隔着玻璃都是起不到作用的。
而小宝宝的皮肤娇嫩,长时间接触紫外线会灼伤皮肤,而且增加了成年患皮肤癌的几率,家长们如何忍心?加上空气污染,北方冬春两季、南方梅雨季节导致日照不足,在室内玻璃会阻隔大部分的紫外线,因而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量非常有限。所以,任何季节,宝宝即使晒太阳,也不要忽视维生素D的补充。
那么,每天给孩子补充多少最科学呢?
年6月26日中国卫计委发布《中国育儿标准—0~6岁儿童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版》指出:
(1)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即可开始口服维生素D,每天IU~IU。
(2)早产儿、双多胎生后即加服维生素D,每天IU~IU,3个月后改为IU~IU。
总之,钙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营养素,如果膳食结构合理、生长发育正常,一般不需额外补充。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重要营养素,建议从出生数天后即开始补充。搞清楚孩子真正需要的才会达到助力成长的目的哦!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育儿宝典单纯母乳喂养,警惕宝宝缺乏维
- 下一篇文章: 孕妇如何补充维生素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