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产前筛查,全面关注母婴健康
导读
维生素D(VitD)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激素,不仅能够帮助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骼健康,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保护中枢神经系统、防控代谢综合征、增强胰岛素功能等作用。超过90%的VitD由日光照射人体皮肤后生成,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各种条件限制大大减少了皮肤暴露于紫外线UVB的时间,导致几乎全球各种族人群VitD缺乏症的发生率均有增高。而孕妇及婴幼儿特殊的生理特点使其成为VitD缺乏的高危人群。
孕妇VitD普遍不足,自身疾病隐患不容小觑
由于产前孕妇多缺乏户外活动,接受日照时间少,加上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需要,以及双胎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孕妇体内VitD浓度普遍不足。
孕妇缺乏VitD会对自身骨代谢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妊娠期腰椎骨密度较孕前降低1.53%,骨吸收增加导致负钙平衡,致使骨丢失,出现腰腿酸痛,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一过性骨质疏松和多发性骨折。
国内外研究还发现,VitD含量与妊娠高血压也有紧密关系。妊娠早期,若VitD浓度小于37.5nmol/L(即15ng/mL),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的几率会增加5倍。此数据独立于种族、季节、胎龄、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
因此,尽早发现并及时纠正和改善VitD缺乏情况,有利于妊娠期妇女自身保健,以防骨代谢、糖代谢等疾病危害。
孕妇VitD缺乏将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
胎儿主要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VitD,胎龄越接近足月,胎儿体内储存VitD越多。早产儿体内VitD含量与母体VitD营养状况及胎龄有关。因母体自身VitD摄入量不足、需求量增大、药物影响,以及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原因,婴幼儿极容易缺乏VitD。
作为人体的生命元素,钙维持着骨骼和牙齿的形态和硬度,参与人体重要的生长机能,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意义重大。VitD是钙吸收的保证,在VitD缺乏状态下,婴幼儿钙吸收率仅为10%-15%,而当VitD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时,即血清25(OH)D浓度为20ng/mL-35ng/mL,钙吸收率可提高65%。母体孕期补充VitD还可帮助提高新生儿腰椎骨密度,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作为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VitD缺乏性佝偻病是缺乏VitD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生长期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发病高峰期在婴儿3-18月龄。我国一项临床试验对例住院出生的新生儿,证实妊娠期未补充VitD的新生儿先天性佝偻病患病率为32.82%,而孕期补充VitD后患病率为10.67%。
国外研究证实,妊娠期妇女VitD缺乏还将导致新生儿延迟性低血钙,增加子代早年I型糖尿病、婴儿期变态反应性疾病、婴儿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儿童流感的发病率,甚至一定程度上加大儿童语言障碍的发生风险。此外,产妇VitD水平与初次剖宫产手术呈负相关,妊娠妇女缺乏VitD,导致剖宫产分娩可能性增加,对母婴健康均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增加儿科疾病隐患。
确保母婴健康,产前VitD筛查是关键
由于孕妇VitD状况直接关系到母婴健康,专家指出:“为确保母婴健康,产前VitD筛查亟需加强普及。”国际上,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骨与矿物学会、加拿大儿科协会、美国内分泌协会等众多权威指南均推荐:将VitD检测用于VitD缺乏高风险孕妇或所有孕妇筛查。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也指出,为预防VitD不足,建议孕妇应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富含钙、磷的食物,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妇女宜适当补充VitD-1,U/d。如有条件,孕妇妊娠后3个月应检测血液VitD浓度。若存在明显VitD缺乏,可补充VitD制剂改善并维持VitD水平达正常范围。
对婴幼儿而言,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指出,VitD缺乏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胎儿期储存不足、缺少日光照射和摄入不足,建议婴幼儿加强预防,通过户外活动、VitD补充等方式预防VitD不足。此外,建议按照儿童保健体检要求进行儿童VitD检测,一岁内每三个月检查一次,二岁内每半年检查一次,三岁及以上一年检查一次,药物治疗者则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荣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院”称号——医院始终坚持以“儿童优先、母亲安全”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以创建国医院为己任,以美国JCI医疗安全及医疗服务标准为核心,专注为江西省家庭提供安全品质的妇科、产科和儿科医疗服务。为顾客提供的全孕管理、全诊疗健康教育,涵盖了从备孕、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分娩服务、产后休养、盆底康复、女性保健、计划生育、儿科疾病和儿童保健等一系列的专业医疗服务。
温馨提示
-
- 上一篇文章: 一分钟丨看你缺少哪几种维生素
- 下一篇文章: 鸽病防治赛鸽钙磷缺乏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