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人群跌倒风险及肌力与维生素D
时间:2021-4-27来源:鉴别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次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5.html(年第76期,总第期)
老年骨质疏松人群血清25-(OH)D、跌倒风险及肌力与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性分析
吴旭,王小芳,陈宗涛,王瑞,刁丽萍(陆军医院)
《西部医学》,31(8):-
骨质疏松是一类主要以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后在轻微暴力如跌倒、轻微撞击下即可发生骨折,股骨近端发生骨折死亡率超过30%。骨质疏松容易出现骨折,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预防老年人跌倒、意外的发生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维生素D缺乏是老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研究发现,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出现维生素D下降占85%以上。一般资料选取年2月~年3月陆军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例老年骨质疏松人群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第8版《外科学》上对老年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②能够进行独立行走。③年龄50岁以上。④采用X线骨密度检测至少1处T值≤-2.5。⑤患者或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恶性肿瘤。②有病理性骨折特征。③平衡能力较差或有神经系统疾病。方法收集所有患者性别、体重、身高、血压、心率等一般资料,并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清晨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钙、血磷,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25-(OH)D水平。根据25-(OH)D水平分为缺乏组(<20ng/ml)、不足组(≥20ng/ml但<30ng/ml)及充足组(≥30ng/ml)。采用手握式测力仪(HHD)测定握力数据,采用站起实验(CRT)检测肌力,站起步行实验(TGUG)检测行走能力和肌肉能力。结果1、患者按照不同年龄分组肌力、跌倒风险比较患者年龄越大,肌力越小,跌倒风险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患者按照25-(OH)D检测水平分组一般情况比较三组患者年龄越大,25-(OH)D缺乏越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患者年龄与25-(OH)D缺乏严重性间呈正比,三组年龄从高到低依次为缺乏组、不足组、充足组。见表3。3、患者25-(OH)D水平与肌力、跌倒风险比较年龄矫正后,患者25-(OH)D水平由低到高,肌力水平逐渐升高,跌倒风险逐渐降低(P<0.05),且HHD从低到高依次为缺乏组、不足组、充足组,而TGVG、NGV及CRT从高到低依次为缺乏组、不足组、充足组,见表4。4、患者25-(OH)D水平与肌力、跌倒风险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发现,25-(OH)D水平与TGUG、NGV、CRT呈负相关(均P<0.05);与肌力呈正相关(P<0.05)。讨论维生素D缺乏是老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通常因日照时间减少、长期使用紫外线防护工具等,导致皮肤中维生素D合成减少。研究表明,维生素D在人体中不仅能够参与骨代谢,同时在肌力水平、平衡能力上也具有一定作用,能够维持机体平衡感,减少跌倒几率。同时长期临床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较低时,机体会产生负反馈导致甲状旁腺素升高,加快骨代谢,导致出现骨质疏松。老年人出现骨折常伴有骨质疏松,临床研究发现我国骨质疏松老年人出现跌倒占25%以上,其中跌倒次数在2次以上约13%以上,因此在老年患者出现骨折的预防上,常采用预防骨质疏松以及防止患者跌倒两个方面进行。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越大,出现缺乏维生素D的概率越高,摔倒风险也就越高。通过矫正年龄,按照25-(OH)D缺乏程度进行分组,患者25-(OH)D水平由低到高,肌力水平呈现逐渐升高,跌倒风险逐渐降低。因此,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加强平衡训练,防止患者出现跌倒,减少骨折的发生。(来源:本文由南京大成医药整理编辑)相关阅读(点击下列蓝字即可):
维生素D2注射液对高龄女性血清25-(OH)D的影响
维生素D2注射液可迅速提高和维持血清25-(OH)D水平
宁志伟教授维生素D科普视频合集
维生素D肌内注射与口服哪个好?
Holick教授:维生素D2同维生素D3一样有效
维生素D注射液与活性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的对比
其他经典阅读(点击下列蓝字即可):
谢忠建教授:钙剂和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经典作用
维生素D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并尿蛋白患者的临床观察
维生素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肌注维生素D可改善血糖控制
维生素D在风湿免疫疾病中的应用
维生素D2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腰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国家计划研究发现:75%孕妇缺乏维生素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维生素D可治疗子宫肌瘤奇怪的知识又增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