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真
1.下列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是()
A.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用于伤口消毒
B.由于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
C.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现象
D.低血糖症状出现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
↓↓
↓↓↓
C本题考查医学知识。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醇,但工业酒精含有4%的甲醇,用于皮肤消毒会导致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眼部损害,并会引发代谢性酸中毒。A项错误。碘单质会与淀粉发生反应变蓝,加碘食盐中的“碘”是碘酸钾,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无法与淀粉产生反应。B项错误。重金属能够使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从而影响组织细胞功能,影响人体健康。当重金属中毒时,饮用含大量蛋白质的饮料,重金属离子会和饮料中的蛋白质作用,进而尽可能减少重金属与人体的功能蛋白结合,从而减少对人体的伤害。C项正确。葡萄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馒头所含的淀粉需要转化为葡萄糖才可以被人体吸收,故不如葡萄糖水见效快。D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2.(多选)下列关于维生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甲患有夜盲症,可能是因为缺少维生素A
B.乙患有脚气病,可能是因为缺少维生素B
C.丙患有坏血症,可能是因为缺少维生素C
D.丁患有佝偻病,可能是因为缺少维生素D
↓
↓↓
↓↓↓
ABCD本题考查生物医学。夜盲症俗称“雀蒙眼”,是医学术语,指在光线昏暗环境下或夜晚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行动困难的症状。该症状一般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脚气病又称为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病,是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病之一。坏血症,是由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因此,选择ABCD选项。
3.关于疫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费用支付方式,分政府免费提供和公民自费自愿接种两类
B.牛痘疫苗彻底消灭天花,是人类用疫苗迎战病毒的首次胜利
C.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D.目前乙肝疫苗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
↓
↓↓
↓↓↓
D本题考查疫苗并选错误项。流感疫苗在全球已经使用超过60年,目前每年使用量都以亿计,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因此,选择D选项。
4.下列关于医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临床上一般以血红蛋白的浓度值作为诊断贫血的依据
B.卡介苗是一种疫苗,一般在婴儿出生后接种,可以预防结核病
C.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D.人体骨密度在达到高峰值后会逐年下降,男性下降幅度较女性大
↓
↓↓
↓↓↓
D题干考查医学常识并选错误项。对比选项,女性骨密度在达到高峰值后下降幅度大于男性,甚至达到3倍之多,因此,选择D选项。
5.自然界中,我们看到大部分植物的叶片都呈现绿色,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绿光
B.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绿光
C.叶片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绿光
D.叶片表皮覆盖着一层绿色物质
↓
↓↓
↓↓↓
C本题考查生物医学。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反射的色光,它会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自己不同颜色的光。植物的叶子中本身含有叶绿素,且是不透明的,叶绿素吸收大部分的红光和紫光但反射绿光,所以叶绿素呈现绿色。因此,选择C选项。
6.(单选题)柿子是秋天人们喜爱的食物,为了加速成熟,往往将梨等水果和柿子一起存放,原因是()。
A.梨产生抗生素,防止微生物侵蚀
B.梨产生有香气的脂类,具有催熟作用
C.梨可以产生乙烯催熟
D.酸碱中和促进成熟
↓
↓↓
↓↓↓
C为了加速成熟,往往将梨等水果和柿子一起存放,要因为梨等水果会散发出大量的乙烯气体,是一种催熟剂。
故正确答案为C。
7.(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下列选项发生在党的十四大的是()
A.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B.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D.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完整的表述
↓
↓↓
↓↓↓
BA项:错误,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项:正确,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项:错误,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D项:错误,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三步目标,即是“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故正确答案为B。
8.(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不包括:
A.汇率水平
B.经济总量
C.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D.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
↓
↓↓
↓↓↓
B本题考查微观经济。
A项正确,汇率水平是出口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汇率下跌,则本币贬值,外币购买力提高,有利于出口贸易。
B项错误,一国的出口贸易与本国的经济总量并无直接联系。一国经济总量再大,但如果国际市场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不旺,也难以提升本国的出口贸易。
C项正确,一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越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越高,出口商品的数量就越多,出口贸易额也随之越多。
D项正确,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种类和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到该国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构成。如中东国家石油资源丰裕,其出口贸易则以石油为主。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9.(单选题)甲趁在路上行走的妇女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元的项链抓起,然后逃跑,跑了50米后,甲以为乙的项链根本不值钱,便转身回来,打了乙两耳光,说出来混也不带条好项链,然后将项链扔给乙。甲的行为属于()。
A.抢夺罪(未遂)
B.抢夺罪(中止)
C.抢夺罪(既遂)
D.抢劫罪(转化型抢劫)
↓
↓↓
↓↓↓
C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客观要件是公然夺取公私财物;主观要件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甲乘乙不注意,公然夺取其元的项链,构成抢夺罪。抢夺罪的既遂要求是财物脱离占有人的控制。本题中甲已经跑出50米,项链已经在实际上脱离了乙的控制,因此甲的行为构成抢夺罪的既遂,至于后来的返还,并不影响抢夺罪既遂的成立,C项正确。至于转化型抢劫,则必须是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本题中不构成转化型抢劫,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C。
10.(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此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_____。
A.委托性法律规范
B.命令性法律规范
C.禁止性法律规范
D.授权性法律规范
↓
↓↓
↓↓↓
DA项错误,委托性法律规范,是指没有规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只规定授权(委托)其他国家机关予以规定的法律规范。
B项错误,命令性法律规范,是指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十分明确,不允许人们以任何方式变更或违反的法律规范。
C项错误,禁止性法律规范,是规定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或者必须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
D项正确,授权性法律规范,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的法律规范。题干表述休息的权利,劳动者可以休息,也可以不休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故属于授权性法律规范。
故正确答案为D。
更多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资料,请
- 上一篇文章: 科普孕产妇缺少维生素有哪些危害如何补充维
- 下一篇文章: 每日一练西药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