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这些情况可能是缺少微量元素维生素儿
骆艳医学博士,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委员。擅长儿童生长发育和行为问题的诊断、治疗以及认知功能研究。主要从事儿童早期发展工作,包括:高危儿的评估和随访,婴幼儿营养和喂养指导,以及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诊治。坐诊时间:每周二;地点: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儿童保健门诊。
“宝宝晚上睡觉很容易被惊醒,还经常出汗,是缺什么呀?”对于宝宝身体营养元素的指标,一直是许多妈妈最关心和讨论最多的问题。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宝宝自身生理特点,多数宝宝容易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族、铁、锌、钙等营养素。很多营养素的轻度缺乏并不会引起典型的症状,因而很多妈妈可能会忽视,但宝宝体内的营养素已经不能够满足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的需要,从而引发一系列潜在的健康隐患。宝宝生长发育越快,需要的营养素越多,越容易出现营养素缺乏。对于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保健科骆艳主任保健部儿保副主任,请她给宝妈们详细说一说宝宝最容易缺乏哪些营养元素,怎么样才能补回来。
微量元素篇
缺乏锌元素
缺乏表现:食欲降低是宝宝缺锌的早期表现之一,缺乏锌元素会使宝宝的味觉减退,损害味蕾功能,从而出现厌食、挑食的情况。另外,缺锌还可能影响宝宝生长发育迟缓,使体重长时间无明显增长,从而影响身高的增长。此外,宝宝缺锌也易患复发性口腔溃疡。更重要的方面,缺锌还会影响大脑和智力的发育,因此锌也被称为智慧元素。
预防缺锌对策:
1.提供富含锌的饮食
从饮食上注意为宝宝安排富含锌的食物,如瘦肉、蛋、禽、海产品、牡蛎等动物性食物,这些食物不仅含锌量高,明显优于谷物类,而且在肠道吸收率较高。如果在饮食上多注意安排,完全可以防止宝宝缺锌。
2.纠正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
有些宝宝在2-3岁时,已经形成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如不吃肉食,只吃植物性食物,而这类食物不仅含锌少,大约克食物只含有1毫克锌,且在肠道吸收率较低,因而造成缺锌。一定要纠正宝宝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
3.防止锌从体内流失过多
宝宝患佝偻病时身体经常出汗,加之儿童生性好动易出汗,都会导致体内的锌流失增多。据测定,每升汗液流失锌约1毫克;此外,宝宝经常腹泻也容易引起体内缺锌,一定要及时纠正佝偻病或慢性腹泻。
缺乏钙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
缺乏表现:钙缺乏症主要表现为骨钙营养不良。生长期儿童需要较多的钙,长期缺钙则导致骨骼钙化不良,生长迟缓,新骨结构异常,严重者出现骨骼变形和佝偻病。
父母应保证给孩子提供含钙丰富的食物,让孩子养成喜欢吃含钙高的食物的习惯。如奶制品、芝麻(特别是黑芝麻)、虾皮,同时多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羊肝、牛肝,以及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来促进钙的吸收。为促进食物或钙制剂的最佳吸收,还应注意给宝宝服用维生素AD滴剂。
预防缺钙对策:
1.饮食上提供富钙食物
宝宝在1岁以后,饮食逐渐向成人过渡,牙齿也渐渐长全,应多吃牛奶、骨头汤、海带木耳、芝麻或芝麻酱、虾皮以及绿叶蔬菜等含钙高的食物。若钙的摄入量达不到标准,还需要继续补钙,直到膳食中摄入的钙达到标准,才能停止补钙。
2.每天给宝宝提供奶制品
牛奶及酸奶、奶酪是钙的重要来源,应该根据宝宝年龄确定宝宝每天的奶量。
?3.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补钙的同时,一定还要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一直补充到宝宝3岁以上,并带宝宝多去户外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维生素D的补充量,提醒一点,在夏天经常出外活动时,可少补充些维生素D,以免发生维生素D中毒。
缺乏铁元素
缺乏表现:铁参与体内氧的运输,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缺铁性贫血对于儿童的健康影响非常严重,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比较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或者精神萎靡、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除了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食欲减退、呕吐或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有些孩子经常生病,爱感冒,也是因为缺铁性贫血引起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对于较大孩子,则还可造成儿童、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等。
预防缺铁对策:
1.饮食上注意安排含铁丰富的食物
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猪血或鸭血、瘦肉、鸡蛋、豆制品、新鲜蔬菜等。
2.做饭时尽量使用铁锅铁铲
做菜使用铁锅和铁铲,在烹制食物时会产生一些铁元素溶于食物中,有益于肠道吸收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烹调食物时最好使用铁制炊具,有助于人们补铁。
3.避免经常腹泻或呼吸道感染
腹泻或呼吸道感染都会导致宝宝食欲不佳,影响胃肠对铁的吸收,造成体内缺铁,一定要及时纠正。
医生提示
补充微量元素不可过量
微量元素与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 上一篇文章: 求人不如求己宝宝营养素缺乏全解析
- 下一篇文章: 女性保健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