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孩子竟然都缺它三招识别,你家娃
医院儿保科赵冬梅主任,平均每周会接诊30个左右前来体检的孩子,这些宝宝从3个月到12岁不等,在整理体检报告时,赵主任发现,其中90%的孩子都有一项健康指标亮红灯——维生素D摄入不足!
看看当妈的这一脑门儿疑惑:看着都挺正常的呀,为啥这么多孩子维生素D摄入不足?怎样知道孩子维生素D是不是缺乏?维生素D缺乏到底有多大影响?维生素D都藏在哪些食物里?能补吗?
本期栏目,家长们跟着赵主任一起来仔细扒一扒孩子最易缺乏也最易被忽视的维生素D。
宝宝为什么需要维生素D?维生素D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它与甲状旁腺共同维持小儿血钙的水平稳定,维持血液钙和磷的正常水平,促进钙吸收,让孩子骨骼发育更好,长得更高。此外,维生素D对于肌肉收缩,神经传导以及体内所有细胞的功能都是必须的,同时维生素D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能够减少龋齿的发生。维生素D从哪儿来?人体获得维生素D主要有3种途径。
01class母亲给予: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婴儿可以通过母乳获得。02class食物来源:植物和真菌类含有维生素D2,一些多脂肪鱼类,如箭鱼、鲑鱼、金枪鱼和蛋黄里含有维生素D3,但两者含量均不高,强化维生素D配方奶和维生素D制剂品能提供人体所需维生素D。03class皮肤光照合成:人皮肤中的7-脱氢胆骨化醇经日光中-nm紫外线照射合成维生素D3。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3是人体获得维生素D最主要的途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简便、有效措施。但由于婴幼儿的皮肤过于娇嫩,紫外线会对其皮肤造成损害;并且日光会受到如季节、气候、空气污染、环境因素、生活方式、衣着、皮肤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日光照射不作为婴幼儿获取维生素D的首选方式。所以更推荐口服维生素D来补充。维生素D怎么补?美国儿科学会自年正式提出儿童应该补充维生素D,并对其剂量做了推荐,之后一直在不断更新,最新的指南是年修订的,目前推荐1岁以内婴儿不管是人工喂养还是母乳喂养,每天应补充维生素DIU,1~18岁儿童为每天IU。
我国年发布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从预防佝偻病的角度建议:婴儿(包括纯母乳喂养儿)生后2周摄入VitDU/d(10ug/d)至2岁。VitD补充量应包括食物、日光照射、VitD制剂、VitD强化食品中的VitD含量。而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等高危儿生后即应补充VitD~U/d(20~25ug/d),3个月后改为U/d(10ug/d)。
个人更倾向于美国儿科学会的推荐量,也就是1岁以内婴儿不管是人工喂养还是母乳喂养,每天应补充维生素DIU,1~18岁为每天IU。
而对于那些维生素D缺乏甚至患佝偻病的孩子来说要遵照医嘱进行维生素D治疗量的补充。维生素D缺不缺,三招就识别!
1维生素D不足、轻度维生素D缺乏的以及佝偻病早期是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的。少数患儿(特别是6个月内)常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枕秃也较常见。这时骨骼的改变不明显。
2维生素D缺乏的最严重阶段是维生索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高峰在婴儿3-18月龄之间,骨骼改变可见颅骨软化(6个月内婴儿),方颅,手(足)镯,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0型腿或X型腿等体征。
3目前公认血液中25-羟基维生素D是反映人体内维生素D状态的最佳指标,医院都能做25-羟基维生素D这项检查。如果血液中25-羟维生素D3含量小于20ng/ml就认为缺乏维生素D。
专家介绍及出诊时间:刘莉著名儿童保健专家、现任首都医科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特级专家、主任医师、教授。
从事儿童保健临床工作三十年,具有丰富的儿内科临床经验,擅长幼儿喂养、生长发育、婴儿精神发育评价与发育行为指导、计划免疫、常见营养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数个并在核心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在各报刊杂志发表科普及育儿文章近百篇;参与撰写育儿书籍数本,共计十余万字;参与翻译儿科学教材3部;担任北京市长城慢病科普专家。
专业特长:小儿精神发育及早期干预,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婴幼儿喂养,免疫规划。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预约--。
赵冬梅医院儿保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婴幼儿的体格、智力、运动、气质等整体评估及发育监测,擅长通过儿童常用评估方法及量表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综合干预指导。
出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日。预约:-
点击左下角找儿童保健科医生咨询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郑州华肤皮肤病研究所缺乏维生素的表现
- 下一篇文章: 怎样防治猪维生素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