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了解的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维生素。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D,其来源途径主要由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合成,也可以从膳食中获取,如动物肝脏、乳制品、蛋黄及鱼肝油等。体内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1,25(OH)2D3,由于其结构与类固醇激素相似,与细胞核内的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er,VDR)结合后,对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进行调控,进而实现其生物学功能。维生素D的作用非常广泛,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骼健康的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其免疫调节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维生素D可以通过调节抗菌肽的表达、细胞因子(如抑制TH1型细胞因子分泌,促进TH2细胞增殖)和趋化因子的分泌及免疫细胞(Treg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从而参与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应答。
维生素D与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RSA)是指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妊娠20周前(胎儿体重<g)胎儿丢失。维生素D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一项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显示,维生素D的缺乏可导致免疫紊乱,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从而增加了反复流产的风险。
维生素D与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为产科常见妊娠期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死亡、围生儿疾病及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其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胎盘灌注减少、Treg细胞免疫缺陷、氧化应激、内皮损伤及多种营养素缺乏有关。国内外多项研究证明,子痫前期的孕妇早孕期体内1,25(OH)2D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孕妇。这是由于维生素D在调控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心血管、免疫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缺乏可导致炎症相关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引起子痫前期的发生。
维生素D与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通常分娩后可恢复正常。早期妊娠女性的维生素D水平与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之间有重要关系,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较没有发生的女性血浆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促进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
维生素D与胎儿生长受限
胎儿生长受限(FGR)是指由于病理原因造成的胎儿出生体质量低于同孕龄同性别胎儿平均体质量的两个标准差或第10百分位数,或孕37周后胎儿的出生体质量<2g。国内外专家研究显示,孕期体内维生素D水平可影响胎儿在宫内的生长情况,有严重胎儿生长受限的胎儿体质量增加依赖于血清1,25(OH)2D3水平,当1,25(OH)2D3不足或钙摄入量非常低时可能使小孕龄儿患儿的出生风险增加2-3倍,并显著影响胎儿的体质量、身长及头围。维生素D缺乏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维生素D与早产
早产是指妊娠28-37周间分娩者,有研究表明母体维生素D水平低者有早产的风险。妊娠妇女孕12-16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早产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但也有研究显示,孕期维生素D水平与早产无明显相关。因此还需要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其他牙周病是妊娠期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生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另外,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即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时细菌性阴道炎发生率较高。
尽管国际上对体内正常浓度维生素D及维生素D缺乏的定义尚存在争议,但流行病学统计显示,维生素D缺乏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孕期合理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产科疾病的发生,并对新生儿的免疫功能、神经功能、体格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付锦华生殖免疫之家:
1.为复发性流产(习惯性流产)患者提供咨询服务,教育等。
2.反复移植不着床,妊娠并发肾炎,高血压,狼疮,子痫前期,反复生化妊娠等疾病提供文章,教育及服务。
....................................■■■....................................
- 上一篇文章: 维生素B族,糖友更需要你们的六个原因
- 下一篇文章: 缺乏维生素D易患乳腺癌,怎样通过饮食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