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出现过眩晕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冀宏斌马宁
一位56岁的女性患者,某天早上起床时突然感到眩晕和身体不平衡感,伴恶心呕吐。当时眩晕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该患者躺下、翻身、或坐起时,均再次出现眩晕症状,否认耳鸣及听力下降。对此情况,我们该如何诊断和治疗?此即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缩写为BPPV),即耳石症。
到目前为止,耳石症是引起眩晕的最常见疾病,它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样感觉,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分钟,一般在头位变动后诱发,如躺下或起床,在床上翻身,头后仰或前倾。以前通常被人认为是颈性眩晕,按颈椎病治疗,仍无好转,加重患者心理负担。现在我科开展前庭功能检查后每天可见耳石症患者,有时一天数个耳石症患者,手法复位可使90%患者一次得到缓解,少数病人需二次复位。
在老年人群和女性人群中,BPPV的患病率明显增高,50-60岁为高发年龄段,男女比例为1:2-3。有报道显示,BPPV与骨质疏松、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有关,当然,首先排除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和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其实,BPPV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是,从椭圆囊脱落的耳石掉入半规管。当患者头位突然改变,可引起半规管内耳石碎屑的移位,从而产生某种旋转样的位置错觉。由于后半规管最容易受重力影响,所以后半规管耳石引起的BPPV最为常见,可占全部病例的60%-90%。然而,我们可能低估了水平半规管型患者的比例,因为该型患者的耳石比后半规管型更容易自发复位。由于前半规管位置高,耳石碎屑较难进入而很少受累,故前半规管型BPPV患者相对少见。
由于大部分内科医师不熟悉人体内耳半规管的具体解剖结构,所以应找耳鼻喉专科医师诊治。有部分患者的耳石可累及单侧或双侧多个半规管,这时,诱发出的眼震形式不能提示诊断,也不利于为患者选择最好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说,像这种复杂的病例,另外还有眼震不明显和复位后加重的病人,建议找经验丰富的专家诊疗。
通过体格检查发现,70%以上的BPPV患者可见位置性眼震,根据所累及的半规管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法进行复位。手法复位后保持正坐姿势15分钟。
当患者描述眩晕和眼震是由头位改变诱发的,不伴有其他症状或体征时,高度提示BPPV;如果患者的眩晕是由头部运动诱发,应首先考虑查位置试验,并相应的手法复位,一次无效时可重复多次。我们预期80%的患者在采用第一种复位方法后可治愈,但患者应该明白,BPPV容易复发,复发后需再次治疗。
眩晕目前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因其病因多种,涉及多个学科,如耳鼻喉科、神经内科、骨科、老年病学科等,具有各学科的交叉性和边缘性。医院没有专门治疗眩晕的科室,病人就医经常会走许多弯路,延误病情,成为患者的“顽疾”。好多病人头晕只是根据自己的想象挂号看病,本来是耳性眩晕却挂了神经内科的号,神经内科医生不擅长耳性眩晕诊疗,达不到病因治疗。而各学科专攻眩晕的医生又少,患者也不清楚谁擅长眩晕治疗,因此患者常常是经过多个学科、医院就诊仍然诊断不清;另一方面是,专门研究眩晕的医生少,医生缺乏全科的眩晕知识,常常误诊。
邯郸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现可进行BPPV的检查和手法复位,已治愈大量患者,受到眩晕患者一致好评。
咨询、、
- 上一篇文章: 头发一直掉,揪心该怎么治疗好
- 下一篇文章: 史上最棒的女人内分泌的正确调理方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