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讲堂于莉洁维生素D缺乏你了
[专家介绍]于莉洁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学士学位年晋升为儿科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小儿生长发育、呼吸、消化系统等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多年来立足岗位,救死扶伤,仁心妙手,挽救了许多患儿的生命,以自己的艰辛付出,换来了患儿及家长的笑脸和信任。
出诊时间:每周一-周五全天
一、何为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具有激素样的生理特征,参与体内多种代谢,包括骨代谢(钙磷代谢),抗肿瘤、免疫调节等生物学作用。
二、维生素D的来源?
1、食物中获得:量很少,不足满足人体,尤其是婴幼儿的需求。
2、皮肤的光照合成: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3、母体—胎儿的转运可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的生长需要。
三、维生素D的作用是什么?
维生素D做为一种激素样的活性物质,具有多种活性,参加体内多种代谢,包括骨骼钙、磷代谢、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在此仅略陈述其对钙、磷代谢方面的作用:其一是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其二是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其三是对骨骼钙的作用,有协调破骨细胞作用,使旧骨中钙、磷释放入血,另一方面刺激成骨细胞,促进骨样组织成熟和钙盐沉积,从而形成新骨。
四、为什么婴幼儿容易缺乏维生素D?
1、婴幼儿生长速度快,早产儿及双胎儿尤为明显,维生素D的需要量大,相对易缺乏V-D;
2、日照不足,婴幼儿室外活动相对少,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季日照不足,内源性V-D产生少;
3、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少;
4、围产期维生素D不足,见于母亲妊娠后期V-D不足的婴幼儿;
5、疾病的影响:婴幼儿营养不良,肝肾疾病等。
五、是否所有婴幼儿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
中国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组建议:
1、婴儿生后2周开始,每日摄入V-Du至2岁,夏季户外活动多者可以停用,摄入的维生素D包括食物中摄取的维生素,不足时可药物补充。
2、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孕妇,每日补VDu-u,因此推荐婴幼儿2岁内常规补充V-Du
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表现?
当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表现为神经系统兴奋症状,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实,易惊梦症状,多汗等,再进一步发展,出现骨骼改变。6个月以内婴儿,以颅骨改变为主颅骨变薄,压迫头部有乒乓球样感;6个月后渐出现方为方颅、肋骨串珠、手足镯征;1岁左右出现鸡胸,开始站立时因重力作用可形成“X”、“O”型腿,出现上述症状时,家医院就诊。
七、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症状时应做哪些辅助检查?
应该化验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维生素D等,通常情况下血钙正常或稍下降,血磷及碱性磷酸酶升高,维生素D下降;
关于骨X线片:长骨骨骺端钙化带模糊,甚至消失,呈杯口毛刷状改变,软骨带增宽,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目前因X线副作用的关系,很少采用该检查。
八、得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怎么治疗?
佝偻病的治疗虽然简单,但贵在坚持,治疗方法以口服为主,补充维生素D是首选方法。其次是补充钙剂,从食物中(主要是配方奶中)摄取足够的钙剂,是不需要补充钙剂的,仅在有低血钙症状时,严重佝偻病症状时口服补钙;再次是其它辅助治疗:晒太阳,接触紫外线。
九: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围生期应加强孕妇维生素D的补充,婴幼儿期预防的关键在于日光浴及适当的维生素D的补充;生后1个月后可让婴儿逐渐坚持户外活动,仅暴露面部和手部即可保证体内的V-D含量的正常水平。除日光浴外,建议足生儿生后2周口服VD-u/d,至2周岁,早产儿、双胎或早产儿生后1周开始补V-Du/d,三个月后改正常量u/d,夏季、户外活动多时,可停止或减少维生素D的补充。
- 上一篇文章: 宝宝为什么会缺乏维生素D
- 下一篇文章: ClinNutr脐血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