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一例罕见的维生素B12与铁缺乏

时间:2018-10-18来源:疾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MaithelS医生等介绍了一例罕见的铁缺乏和维生素B12缺乏病例,详细描述了致病原因的明确过程。该病例发表在CleveClinJMed杂志上。

病例介绍

患者女,76岁,刚从埃塞俄比亚旅游回来,主因“铁和维生素B12缺乏致贫血持续6个月”接受进一步评估。患者主诉过去6个月内出现进行性疲乏,手和脚感觉异常感不断增加。

目前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为7.8g/dL(参考范围11.5~15g/dL),平均红细胞容积为81.8fL(81.5~97.0fL)。1年前,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为12g/dL,平均红细胞容积为85.8fL。血清学研究显示,铁浓度为21μg/dL(37~μg/dL),铁蛋白水平为3ng/mL(10~ng/mL),转铁蛋白饱和度比例为5%(20%~55%)。维生素B12水平低,为pg/mL(~pg/mL)。无明显胃肠道出血症状,无排便习惯改变,未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进行粪便培养,以明确有无寄生虫卵,无任何收获。进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和结肠镜检查,仍未发现导致铁和维生素B12缺乏的潜在原因。进行胶囊内窥镜检查进行进一步评估发现,十二指肠末端有绦虫寄居(见图)。

图.胶囊内镜检查显示十二指肠末端存在绦虫

给予口服吡喹酮10mg/kg。1个月后再次进行粪便培养,未发现绦虫感染证据。3个月后,血红蛋白水平恢复至13.2g/dL,平均红细胞容积恢复至87.6fL,无维生素B12和铁缺乏证据。患者主诉疲乏症状完全消失,手和脚感觉异常完全消退。

裂头绦虫感染

胶囊内窥镜检查显示,阔节裂头绦虫可能为寄生虫。出现这类绦虫主要由摄入未烹调的鱼或生鱼所致。裂头绦虫感染在北欧地区最常见,在非洲地区也可见到。

裂头绦虫不断生长,可形成绦虫链体,可长达1~15m。裂头绦虫通常寄居在人小肠中。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或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此处内容略,详见全文)。

高达40%的裂头绦虫感染患者可出现维生素B12水平低,2%的患者会出现有症状巨幼细胞贫血。

缺铁性贫血罕见,但也有报告。本例患者同时存在铁缺乏,很可能由裂头绦虫寄居至十二指肠所致,十二指肠可吸收大量铁。

裂头绦虫感染的诊断通常基于粪便培养出寄生虫卵。若粪便培养未能明确原因,可进行内镜检查。胶囊内镜尚未被广泛用于诊断肠内蠕虫感染,尽管有报告显示,可通过胶囊内镜检查检测肠内寄生虫。对于本例患者,在明确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时偶然发现肠内蠕虫感染为致病原因。

裂头绦虫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案为口服吡喹酮,对于裂头绦虫感染患者,超适应证外应用口服吡喹酮已被证明能够缓解症状。

(《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







































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qlsdo.com/jbby/703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维生素D缺乏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