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
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
1.孩子自身缺乏
婴儿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有三个途径:
1.母亲提供胎儿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亲的体内获得维生素D,孩子生后但是只可以满足短期需要;
2.从食物中摄取事实上食物能提供的维生素D很少。但配方奶和米粉如果摄入足够量,孩子可以从中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
3.晒太阳皮肤光照合成这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社会孩子的户外活动是减少的,并且防晒的措施是“足够”的,这都会导致维生素D合成减少
因此,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所有年龄段的儿童都存在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甚至观察到随着儿童年龄增长维生素D缺乏相应增加
2.维生素D功能
人体内不可缺少,它不仅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促进钙磷的吸收),而且可以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由于其受体几乎遍布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因此,维生素D还具有其他更为广泛的骨骼外生物学效应,如调节免疫、抗肿瘤、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和防控代谢综合征等作用;研究证实维生素D的水平与多种疾病如小儿呼吸道感染、哮喘、骨质疏松、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子痫前期、过敏性哮喘、风湿性关节炎、Ⅰ型及Ⅱ型糖尿病、痴呆、感染性疾病以及十余种肿瘤等密切关联。
我们《儿科学》教材中写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之一是防治佝偻病,“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同样如此。
3.缺乏会得什么病
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常,导致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以致骨骼发生病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还可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出现相应的疾病,对小儿的健康危害较大。
我们大多数人所说的怕孩子“缺钙”,确实就是怕自己的孩子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其本质是缺少维生素D,而不是“缺钙”。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诊断要考虑有无高危因素,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确诊需以年龄、生活史、病史、症状、体征、X线及血生化等多项综合指标来判定。血清25-(OH)D因其浓度高、稳定、半衰期较长,是反映机体维生素D代谢的重要指标,也是佝偻病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
血25-(OH)D医院可以做
注意
但是,亦有一些专家担心以血清25-(OH)D作为佝偻病诊断依据,医院因检测仪器和检测费用高而增加诊断佝偻病的难度。因此,佝偻病的诊断应该从严、慎重,更要重预防;对于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又因各种原因不能检查25-(OH)D时,要重视查找高危因素,预防措施要跟上,不诊断佝偻病并不是不进行相应的预防工作。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不能随意做出,需要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果一个医生随意给你孩子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请不要相信,医院就诊。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控可治。其对孩子的健康危害较大,预防尤为重要。这就是孩子为什么要吃维生素D的原因。
那么重点来了
我们要怎么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呢?
《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指出:
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围生期(怀孕)开始,以婴幼儿为重点对象并持续到青春期。做到“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应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使父母亲及看护人学到有关的知识。
怀孕后3个月可补充维生素D 800~1000U/d,同时服用钙剂。如有条件,孕妇应监测血25-(OH)D浓度,存在维生素D缺乏时应给予维生素D治疗,使25-(OH)D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
日光照射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周户外活动2h,仅暴露面部与手部,即可维持婴儿血25-(OH)D浓度在正常范围的低值。满足人体充足的维生素D所需日光照射的量主要取决于皮肤暴露的面积、年龄及日光中紫外线的强度。
冬季应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夏季可到室外阴凉处活动,孕妇及儿童尤应注意适当晒太阳(夏季1~2小时,冬季则延长)。
注意
虽然日光照射对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至关重要,但是过量日光照射亦影响儿童健康。近年来,日光照射是否会引起皮肤肿瘤的发生亦成为人们
- 上一篇文章: 维生素D2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