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我校一项专利获得第十七届中国
近日,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评选结果揭晓。我校金灿副教授、苏为科教授和杭州下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合作完成的发明专利“5,7-双烯甾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方法”(ZL.0)获本届专利奖的优秀奖,这是我校自年中国专利奖评选以来获得的第十二项中国专利奖。
该项专利技术主要将Bamford-Stevens反应进行改进并成功应用于构建含共轭双键的甾类化合物,开发了一种工艺合理、选择性好、反应收率高、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的5,7-双烯甾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生产工艺副产物多且难去除,收率低,质量差,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从源头革除了液溴、吡啶、烷基锂等环境不友好试剂的使用。
5,7-双烯甾类化合物是维生素D类药物的前体,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农药、化工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专利权人从年开始共同研发7-脱氢胆固醇生产新工艺,年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线,VD3油剂吨/年,VD3粉剂吨/年,折合纯品规模达到80吨/年。年至年9月份累计销售额近7.8亿元,利润1.8亿元,出口额近2.2亿元。年9月完成该技术应用于25-羟基维生素D3的合成中试,目前正在建设年产吨25-羟基维生素D3(粉剂)生产线,预计产值达5亿/年。该技术还可应用于维生素D的其他系列产品,如维生素D2、1a-羟基维生素D3、1a,25-二羟基维生素D3,及他卡西醇等。以及制备其他共轭烯烃类医药化工中间体,如维生素A关键中间体、甾体类药物关键中间体。
中国专利奖评选活动从年开始举办,自年由两年一届改为一年一届。本届中国专利奖共评选出中国专利金奖20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57项。根据最新的《中国专利奖评奖办法》,重在评价专利质量,强调技术的先进性、技术的运用与保护、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社会效益及发展前景。
发布:金超健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赞赏
长按
- 上一篇文章: 荔健学堂B族维生素的10种销售话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