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尿毒症,都是有迹可循的

时间:2021-6-19来源:临床表现 作者:佚名 点击:

尿毒症不是一个病,而是各种慢性肾脏病的最终结局。也就是说,无论是肾小球肾炎,还是糖尿病肾病,还是狼疮性肾炎等,如果不控制,任由其发展,到了晚期,肾功能大部分丧失,就是尿毒症。

一般来说,当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或者血肌酐>μmol/L,并伴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其他全身症状时,就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也叫慢性肾脏病5期。这个时候患者会出现毒性代谢废物蓄积、酸中毒、高血钾等,所以通俗的称尿毒症。

从慢性肾脏病发展到尿毒症都有哪些症状?我们就要从肾脏的功能说起,肾脏是个排泄器官,同时具有滤过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1、滤过功能:

肾脏就像人体的“滤过器”,人体每天产生的代谢废物比如尿素、肌酐、尿酸等都会被“过滤”出来随尿液排掉,而血液中的细胞、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被保留。

肾脏还像一个“后阀门”,对维护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度的平衡以及血压的稳定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内分泌功能:

①、分泌肾素:肾脏受到损伤后,就会分泌一种物质叫肾素,肾素启动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

②、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的生成,肾功能下降后,促红素分泌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导致贫血,称肾性贫血;

③、活化维生素D3,皮肤经过紫外线照射的维生素D必须经过肾脏的活化才具有活性,肾功能下降后,活性维生素D缺乏,钙吸收不良,导致骨质疏松等,称肾性骨病。

所以,肾功能受损后,不但出现滤过功能障碍,比如血肌酐、尿素氮和血尿酸升高,以及水肿、酸中毒、高血钾等,而且还出现内分泌功能障碍,比如高血压、贫血、缺钙、骨质疏松等。

不仅如此,我们在看来其他症状

1、蛋白尿:

蛋白尿在肾病早期就已经出现,并随着肾脏病的加重而持续存在甚至加重。但到了尿毒症期,肾脏的滤过功能大大降低,蛋白的漏出也随之减少,所以尿毒症期的蛋白尿可能要减轻。

2、水肿:

水肿是尿毒症特征性的表现,也是患者到肾内科就诊最常见的症状。有的水肿主要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比如眼睑、面部等,往往伴有高血压,这种水肿常常因为体内钠蓄积引起;有的水肿主要发生在位置低的部位比如小腿,往往伴有胸水、腹水等,这种水肿常常因为低蛋白引起。

3、高血压:

90%以上的尿毒症患者都会出现高血压。尿毒症患者的血压非常高,而且难以控制。

4、血肌酐增高:

血肌酐是人体的代谢废物,正常情况下经肾脏排出体外。一旦血肌酐升高,就表示肾功能下降,而且血肌酐升高的程度,基本反映肾功能受损的程度。血肌酐是诊断尿毒症的重要指标。

5、胃肠道症状:

血肌酐、尿素氮等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并刺激胃肠道粘膜导致水肿和炎症,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食量下降、慢性腹泻或者便秘等胃肠道症状。

6、尿量改变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在ml左右,尿量少于ml叫少尿,少于ml叫无尿。一些尿毒症患者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并多伴有水肿甚至心衰。但也有患者并不出现少尿和无尿,所以不能以尿量来判定是否有尿毒症或者尿毒症的轻重。

肾小管受损的患者还会出现夜尿增多。

7、贫血:

慢性肾衰竭,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就会出现贫血,称肾性贫血。一般来说,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后就会出现肾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萎黄、眼结膜苍白、唇甲苍白无光泽等。

8、反复发生骨折

肾功能下降后,活性VitD缺乏,钙吸收障碍,而且丢失增多,就会出现缺钙、高磷、骨质疏松等一系列问题。骨质疏松发生后,一点小的外力就引发骨质。所以,对老年人严重的骨质疏松或者莫名其妙的骨折要检查肾功能。

9、皮肤瘙痒

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刺激皮肤出现干燥、脱屑等。磷在皮肤沉积还引起皮肤瘙痒。

10、反复心衰

长期肾性高血压损害心脏,以及钠排泄障碍、钠水潴留加重心脏负担,尿毒症患者的心功能大多不好,所以反复发生心衰。

不可否认,尿毒症很严重,许多人也因此误认为尿毒症肯定有很严重的症状。但其实也不尽然,因为肾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就像上次咱们提到的高血压导致的尿毒症患者一样,等到出现不适,肾脏损伤已经很严重了。

慢性肾脏病是有迹可循的,明确了慢性肾脏病的症状表现,在出现不适的时候,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治疗,避免发展到尿毒症!

关于慢性肾脏病还有任何问题或者疑惑,可以随时拨打贾主任:(同

转载注明  http://www.qlsdo.com/lcbx/1064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维生素D缺乏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