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华体位性低血压与维生素D缺乏是伴随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患者从卧位或坐位转变为站立位时血压明显降低并伴或不伴有临床症状的一种现象。
体位性低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体位性低血压可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独立相关的危险因子。
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多考虑与体位变化时血流重新分布以及与年龄相关的大动脉弹性减弱和心血管反应性降低有关,多发生在老年人、体弱的年轻人以及透析患者等特殊人群。
早期人们把维生素D的缺乏与血压联系在一起也是起源于流行病学调查,美国第三次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Ⅲ)的数据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在妇女、老人、少数民族、肥胖者、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中较低,维生素D水平低者有较高的高血压患病风险。
后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可以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升高血糖、升高甲状旁腺激素、炎性细胞因子。
在动物模型中也发现维生素D可以抑制肾素基因转录,对RAS有负向调节作用。在维生素D受体基因敲除的小鼠中,肾脏肾素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给予1,25(OH)2D3,则肾脏肾素mRNA的表达减少。
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3通过形成复合物,部分阻断环磷酸腺苷(cAMP)与之结合,从而阻断cAMP发挥刺激肾素合成的作用。
以上研究都是证明维生素D的缺乏是导致高血压的因素之一,还有研究证明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虽然高血压及使用降压药物也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但是要从机制上去阐述维生素D的缺乏与体位性低血压的内在联系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Ometto等最近开展的一项荟萃分析采用的数据资料大多是横断面资料,唯一一项前瞻性研究资料也只有一个描述性结果。
体位性低血压多见于老年人、透析患者,而老年人、透析患者又均存在维生素D的缺乏,难免会让人以为这只是一种伴随情况。
如果要进一步证明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可能还需要更多的临床RCT研究及建立相关的动物模型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机制研究。
如需阅读全文或本杂志的读者,点击上方的聚焦高血压或长按识别下方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涓撶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潈濞佸尰闄?
- 上一篇文章: 第三篇婴儿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