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宝宝一定要补维生素D吗

时间:2020-8-24来源:鉴别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不少妈妈产后出院时,医院都会给两盒维生素D滴剂,说是预防缺钙,预防佝楼病的,告诉两周后在喂给宝宝,细心的妈妈会看看药盒说明,说不能大量食用,这时妈妈们就会担心了,给宝宝额外添加人工合成的药,会不会有副作用呢?一定要给宝宝吃吗?

很多地方的儿童保健工作常规都规定新生儿出生两周后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可最近又常常听一些医生说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前4个月不用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到底谁说得对?

新生儿要不要补充维生素D?

补维生素D和补钙是不是一回事呢?让我们慢慢地分析。

新生儿需要补维生素D维生素是一种营养素,它虽不供给能量,需要量又极少,但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维生素缺乏会影响生长发育;过量则会引起中毒。一般情况下维生素来源于食物,比如维生素A、B、C、叶酸等;只有维生素D和烟酸可在体内合成。可合成又受一些条件制约,以至于合成量不足仍需适当补充。新生儿体内的维生素是出生前妈妈帮他贮备好的,一般情况下,前两个月不需要额外补充。可也有一些情况比较特殊,可能导致孩子不到两个月就出现维生素缺乏。

(1)母孕期不注意补充复合维生素,给婴儿的贮备不足。

(2)孩子早产,该贮存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铁)还来不及贮备充足。

(3)孩子出生后乳母偏食,奶中某些维生素供给不足,原有贮备很快消耗殆尽,不及时补充维生素必然会缺乏。所以,在补不补维生素和补多少的问题上也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生儿期孩子很少晒太阳,而能在体内合成维生素D的先决条件是皮肤要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这就是孩子出生两周后(15天)每日补充维生素D国际单位的理由。较新的研究告诉我们,如果母亲在孕期注意补充钙,孕后期没有腿抽筋等缺钙的表现,哺乳期注意膳食平衡,那么在前4~6个月纯母乳喂养阶段就不用给孩子补钙。因为母乳中的钙和磷比例恰当,钙吸收率高,额外添加钙剂有可能干扰孩子自身钙代谢过程。

而关于维生素D的补充问题我们还不好说完全不补。一方面我们用的是A+D制剂,这里还有补充维生素A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否补维生素D要看孩子户外活动和晒太阳的多少。夏、秋季每日能晒太阳(并非暴晒,指在树阴下活动)两小时者,不必补充维生素D;到冬季再补充,完全来得及。当然已患佝偻病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宝宝不要过量补维生素D

如果给宝宝口服或注射过量维生素D,会导致小肠对钙的吸收增加。当血钙持续在较高水平时,将使交感神经兴奋,加上小儿血管壁对血管紧张素的敏感性较强,可造成皮肤血管收缩,使人体难以排汗,导致体温调节障碍,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积蓄过多,进而引起发热。

现在在市场上,强化维生素D的食品种类很多,如含维生素D的强化奶粉、液态奶、麦乳精等。一般家长都担心宝宝缺钙,而且知道补钙的同时应补充维生素D,因此,除了强化维生素D的食品外,有的家长还要给宝宝吃鱼肝油或维生素D。但他们不知道,维生素D吃多了会引起不良反应,发热就是其中一个常见症状。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尤其是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较差,以至于体温易受各种因素干扰而发生变化。如果给宝宝口服或注射过量维生素D,会导致小肠对钙的吸收增加。当血钙持续在较高水平时,将使交感神经兴奋,加上小儿血管壁对血管紧张素的敏感性较强,可造成皮肤血管收缩,使人体难以排汗,导致体温调节障碍,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积蓄过多,进而引起发热。

小儿因食用过量维生素D引起的发热有其特点:体温在晚上比在白天高,24小时的体温变化超过1℃;四肢温度明显较头部和躯干低;面色苍白,皮肤少汗或无汗;有的宝宝还伴有烦躁、口渴、多尿等症状。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宝宝发热时,医院检查,如果是因维生素D摄入过量引起的,要立即停止补充维生素D,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最后奉劝家长,给宝宝补维生素D和钙剂应讲科学,应遵循医嘱。

专家崔玉涛谈维生素D

婴儿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D的初步判断方法是喂养方式。建议纯母乳喂养儿每天需要补充国际单位,混合喂养酌减,全配方粉喂养无需补充。但每个孩子的吸收和代谢状况不同,同样的摄入量并不能保证达到同样的血液浓度。准确的判断方法应是血液维生素D水平测定。目前,可通过手指血测定。

人体维生素D的来源:阳光照射皮肤;饮食;维生素D强化制剂。由于母乳中维生素D不足,在婴儿4-6个月内,还不能添加辅食时,又不能接受足够阳光照射皮肤,只能依赖维生素D补充剂。佝偻病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为预防,只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照射,或选择一种婴儿能接受的维生素D制剂。

是否需给婴儿补钙和鱼肝油绝不是依据时间,模仿他人,应该弄清补多少。首先,无任何理由需补钙剂。因母乳、配方粉中含有婴儿生长所需钙质。再有,必须清楚婴儿每天需国际单位(10微克)维生素D。只有纯母乳喂养儿每天需补维生素D国际单位。混合喂养酌减,纯配方粉喂养无需补充。

鱼肝油是过去对维生素A+D的统称,现在最好不再使用,因很多维生素D或维生素A+D并不来自鱼。有些来自鱼的除了维生素D外,还有DHA。对于婴幼儿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D。如果对鱼等海制品过敏,可服不是来自鱼的维生素D制剂。另外,牛奶过敏儿服用水解蛋白配方粉期间,应不需额外补充维生素D。

在婴幼儿骨骼发育上,应重视维生素D,而不是钙!维生素D可通过阳光照射皮肤产生,也可通过口服摄入。婴儿每天需国际单位。母乳中含量不足,应给母乳喂养儿每天补国际单位,配方粉喂养儿酌情补。“钙”属矿物质,母乳/配方粉中不缺,没必要额外补。健康婴幼儿不需额外补钙!

维生素D在促进骨骼发育方面有重要意义。正常婴儿每天需国际单位。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少,所以推荐每天补充国际单位。配方粉喂养,要根据情况酌情补充,一般每天进食-毫升配方粉时可不用补充。不是完全按照年龄进行补充。怀疑佝偻病,可检测血液维生素D水平后合理的干预补充。

总之,像专家说的那样,婴儿要不要补维生素D,初步判断方法是喂养方式,配方奶粉因为里面含维生素D成份,就不需要补了,补多了反而无益,其它的喂养方式注意每日补充维生素D,保证奶制品摄入,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预防缺钙佝楼病的发生。

欢迎

转载注明  http://www.qlsdo.com/jbzd/870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维生素D缺乏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