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锌维生素CD咀嚼片
钙锌维生素CD咀嚼片
主要原料:碳酸钙、酪蛋白磷酸肽、葡萄糖酸锌、维生素A、维生素D3、木糖醇、糊精、甜橙香精、微晶纤维素
碳酸钙:钙在体内作用很大所以要补钙
体内的钙约99%构成骨盐,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约1%分布在体液中。虽然体液含钙量少,但起的作用却很大。
(1)维持血管的正常通透性
体液中钙含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液中的成分可以渗出血管外,这就是某些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注射钙制剂,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过敏性疾病即可缓解。
(2)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钙离子有降低神经骨骼肌兴奋性的作用。血钙浓度低到每毫升血7毫克以下时,神经骨骼肌兴奋性增强,可以出现手足搐搦症或惊厥。这时静脉推注钙制剂,提高血钙浓度,惊厥即可停止。
(3)参与肌肉的收缩
肌浆里的钙与骨骼肌收缩有直接关系,对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也起重要作用。如果钙浓度过高,可以减弱肌紧张,引起心跳减慢或心脏停跳。
(4)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抽血化验时,常在血液标本中加入枸橼酸钠或草酸钾等抗凝剂,枸橼酸和草酸可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使钙离子减少,血液标本不凝固。
酪蛋白磷酸肽
酪蛋白磷酸肽(CPP)是以牛乳酪蛋白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制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可用于各种营养、保健食品中,能有效促进人体对钙、铁、锌等二价矿物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葡萄糖酸锌为补锌药,主要用于婴儿及老年,妊娠妇女因缺锌引起的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厌食症,复发性口腔溃疡,皮肤补锌痤疮等症。
葡萄糖酸锌为补锌药,主要用于婴儿及老年,妊娠妇女因缺锌引起的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厌食症,复发性口腔溃疡,皮肤痤疮等症。
维生素A:
维生素A:维生素A的学名叫视黄醇。这个学名其实就很巧妙地跟维生素A的一些特点挂上了钩。
维生素A(vitaminA)又称视黄醇(其醛衍生物视黄醛)或抗干眼病因子,是一个具有脂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包括动物性食物来源的维生素A1、A2两种,是一类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物质。
维生素A1多存于哺乳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中,维生素A2常存于淡水鱼的肝脏中。由于维生素A2的活性比较低,所以通常所说的维生素A是指维生素A1。
维生素A在分类中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同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还有维生素D(又称钙化醇)、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和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另一类是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是B族维生素(主要包括B1、B2、B3、B6、B12)、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PP(又称尼克酸)、维生素H(又称生物素)和维生素M(又称叶酸)等。
维生素D
维生素D(vitamin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1]目前认为维生素D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VD2(麦角钙化醇)和VD3(胆钙化醇)。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它们有以下三点特性:它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3。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作用及功效
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乏维生素D可能对身体极其有害。专家认为,心脏病、肺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形成都与缺乏维生素D密切相关。这种维生素对骨骼健康也非常重要,可预防儿童佝偻病和老年骨质疏松。阳光照射在皮肤上,身体就会产生维生素D。这部分维生素D占身体维生素D供给的90%。不过科学家认为,由于人们对防晒剂的使用越来越多,在户外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维生素D缺乏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美国科学家一项为期40年的研究发现,每天服用一剂维生素D能把罹患乳腺癌、结肠癌和卵巢癌的风险降低一半。癌症专家说,有关这种“阳光维生素”防癌作用的证据的确十分充分,公共卫生部门必须采取及时和有效措施提高人们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
美国科学家评估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几乎每篇讨论维生素D与癌症两者关系的论文后认为,要保持身体健康,每天需服用0国际单位(25微克)的维生素D。他们在《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上撰文说,维生素D缺乏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与此同时,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的人患某些癌症的风险越来越高。把这两种现象合并起来看就意味着维生素D缺乏,或许是每年数千患者因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和其他癌症过早辞世的原因。
科学家建议的维生素D摄入量是目前美国维生素D建议摄入量的2.5倍。英国没有权威方面的建议摄入标准,但每年从10月到第二年3月的短暂白昼和漫长阴天意味着冬去春来时,60%的英国人体内维生素D不足。由于对维生素D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世界各国都开始修改有关日光浴存在危害的警告。澳大利亚癌症理事会协会首次承认,晒太阳有利于健康。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癌症专家们在锡德里克?加兰教授的指导下,回顾了年到年发表的63项讨论维生素D与癌症关系的论文。他们发现,美国东部地区(日照较强)的居民和皮肤颜色较深的非裔美国人缺乏维生素D的可能性较大,患癌症的风险也较高。
点评:有人说晒晒太阳可以补充维生素D,完全正确,但是中国大部分地区是达不到日照时间的,所以需要补充维生素D,建议补钙的时候搭配上维生素D3这样可以很好的促进钙的吸收。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俗话说春困今年,我终于找了一个在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