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与不良妊娠

时间:2021-3-10来源:临床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一)、维生素D概述

维生素D:脂溶性维生素--“D激素”,基本化学结构:胆固醇维生素D:表皮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合成,其次,食物(深海鱼、蘑菇)等,又称“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2(麦角固醇)与维生素D3(胆骨化醇)为无活性形式体内有25(OH)D(储存形式)和1,25(OH)2D(2次羟化)

(三)维生素D的经典生理功能

1.调节钙磷代谢,有利于骨骼矿化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小管内钙重吸收2.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影响骨形成和骨吸收维持骨组织与血液循环中钙、磷平衡

维生素D在妊娠中的作用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不再停留于VD对骨骼和钙磷的调节VD还具有免疫调节、抑制炎症、预防心血管、预防肿瘤、治疗自闭症、延长寿命等作用大量临床研究显示,VD在妊娠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二、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因素与筛查

(一)维生素D缺乏的现状

VD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影响约1亿人(不同种族和年龄)亚洲、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孕妇VD缺乏发生率最高大量临床研究:不良妊娠患者普遍存在VD/VDR缺乏

(三)孕妇免疫功能

妊娠是一种半同种异体移植:胎儿可被看做半移植物而被母体排斥;随着胎儿生长,其自身的免疫系统也逐渐建立,对母体产生免疫排斥为维持妊娠,母体免疫发生明显变化:Th1型向Th2型转变,体液免疫占优势,同时机体处理感染能力减弱,对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易感。

(三)母儿维生素D代谢特点

早孕期,孕妇活性VD增多约2-3倍机制:早孕期胎盘和蜕膜细胞1α-羟化酶表达增加,活性VD产生增多胎盘对编码24-羟化酶的CYP24A1基因启动子区域特异性甲基化,使得24-羟化酶的表达减少,活性VD分解减少两因素共同作用,使孕妇活性VD水平升高妊娠期间,母体活性VD可垂直到达胎儿体内,几乎是胎儿VD唯一来源。

三、维生素D与不良妊娠

(二)维生素D对妊娠的免疫调节作用

VD对妊娠免疫调节作用活性VD与VDR结合后诱导VDR与视黄醇X受体(RXR)形成异源二聚体,调节DNA转录,发挥生物学功能几乎所有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活化T细胞及DC都表达VDR和1-α羟化酶,作用于循环中的25-OH-VD生成活性VD,作用于核内VDR,发挥作用(三)维生素D在固有免疫中的作用VD对单核/巨噬细胞和抗微生物肽(固有免疫的主导者)的作用VD介导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GM),刺激GM产生PG-E2,下调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表达,抑制MG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VD直接调节抗微生物肽表达,上调抗菌肽(CAMP)和β-防御素2的表达,从而调节固有免疫应答反应(三)维生素D在固有免疫中的作用VD对树突状细胞(DC)的调节作用:DC是体内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VD能够抑制GM-CSF和IL-4诱导的单核细胞来源的DC分化和成熟,保持未成熟的表型,抑制IFN-γ和IL-12的分泌,增加IL-10的分泌,间接抑制Th1反应VD使DC成熟受限、诱导DC处于免疫耐受,防止过度刺激T细胞反应

(四)维生素D在适应性免疫中的作用

VD对T细胞的调节VD活化T细胞分化,减少IL-2和IFN-γ的分泌,抑制Th1细胞反应;增加IL-4、IL-5和IL-10分泌,促进Th1向Th2转化VD抑制T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因子分泌,调节趋化因子受体(CCR10)表达,激发VDR信号转导途径VD抑制T细胞分泌促炎因子:IL-17和IL-21,抑制Th17细胞反应VD诱导Treg细胞分化,可能是连接VD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机制

(四)维生素D在适应性免疫中的作用

VD对B细胞的调节VD调节Th细胞,间接调节B细胞,抑制活化B细胞增殖和Ig产生VD不仅抑制活化B细胞的增殖,还可以诱导活化B细胞的凋亡,调节B细胞VDR,1α-羟化酶和24-羟化酶的表达

(八)VD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妊娠糖尿病相关

VD不足与GDM相关的可能机制VD缺乏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VD增加胰岛素敏感性VDR基因多态性与2型DM的发生有关:ApaI(rs)、TaqI(rs)GDM患者存在低强度慢性炎症:高糖状态下TNF-a、IL-6的等炎症因子增加炎症激活,干扰正常代谢,破坏胰岛素信号转导,加重IR

(九)VD缺乏与辅助生殖失败有关

辅助生殖失败按患者卵泡液及血清中25-OH-VD水平,50nmol/L与25-50nmol/L组均较25nmol/L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增高妊娠组血清及卵泡液中VD均较未妊娠组增高:不孕患者普遍存在VD缺乏,IVF-ET患者妊娠率下降可能与VD缺乏有关

(九)VD缺乏与辅助生殖失败有关

检索43篇文章,其中8篇符合纳入标准。一项研究:VD水平与ART结局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两项研究显示没有关联。其余五项研究:补充足够的VD后,ART结局得到改善

(九)VD缺乏与辅助生殖失败有关

通过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IVF—ET妊娠结局:VD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调控因子分泌蛋白及核转录因子(同源框基因HOXAlO和HOXAll)在子宫内膜上的表达二者在胚胎植入窗期呈高表达VD的补充增加HOXA10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通过降低蜕膜化T细胞的活性及减少细胞因子、IL一1/6、TNF一α的合成来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及胚胎种植过程Rudick等比较了亚洲和非亚洲地区不孕症患者,发现非亚洲地区患者更易VD缺乏,妊娠率下降---种族差异四、维生素D的补充

据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指南和年美国内分泌学会指南

1、1-70岁每日VD摄入量为IU2、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摄入量每日为IU—年美国妇产学会推荐3、对于VD不足或缺乏的女性,每周补充IU,共8周后给予IU/天~IU/天维持,直到血清VD水平30ug/ml

编辑:陈蕾

初审:刁瑞英

审核:汪丽萍

汪丽萍: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博士后导师

擅长:重复性流产(RSA)、反复胚胎不着床(RIF)、生化妊娠、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黄体功能不足、免疫性不孕、原发性闭经、高泌乳素血症/闭经溢乳综合征、低促性腺素性功能减退症(HH)、薄型子宫内膜、不明原因不孕、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卵巢低反应等不孕不育疾病的诊治,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静脉血栓预防等并发症的处理。研究方向为卵子发生和POI分子机制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研究。

公号关键词

关键词“1”生殖中心简介

关键词“2”艾泽注射方法视频

关键词“3”取精注意事项

关键词“4”生殖激素的意义

关键词“5”生殖科专家介绍

关键词“6”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注明  http://www.qlsdo.com/lczl/966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维生素D缺乏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