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吃海鱼补维生素D

时间:2021-4-10来源:康复案例 作者:佚名 点击:

维生素D,也被称为阳光维生素或条件维生素。

我们最熟悉的维生素C,人体是无法自己合成的,所以需要通过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进行补充。

而维生素D则不同。人们只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让皮肤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通常情况下,人体是不会缺乏维生素D的。

冬季来临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们会减少户外活动时间,接受紫外线照射的时间也相应减少。这时候就需要从膳食中摄入维生素D,来满足我们的正常生理需要。

这就是维生素D被称为阳光维生素和条件维生素的原因。

晒太阳补维生素D

维生素D类是指含环戊氢烯菲环结构、并且具有钙化醇生物活性的一大类物质,以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及维生素D3(胆钙化醇)最为常见。

维生素D2是由酵母菌或麦角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的产物。

维生素D3是人体从食物摄入或在人体内合成胆固醇,经转变为7-脱氢胆固醇储存在皮下,在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即在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光照转变成维生素D3。

维生素D的基本生理功能是维持细胞内、外钙的浓度,调节钙磷代谢。

这些功能主要是通过1,25-(OH)2D3在小肠、肾、骨等靶器官实现的。

1*促进小肠钙吸收

2*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丢失

3*通过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调节血钙平衡

当血钙降低时,甲状旁腺激素升高,1,25-(OH)2D3增多,通过其对小肠、肾、骨等靶细胞等作用,增高血钙水平。

当血钙过高时,甲状旁腺激素下降,降钙素产生增加,尿中钙、磷的排出量增加。

4*对骨细胞呈现多种作用

当血钙降低时,将储存在骨组织中的钙和磷动员出来,进入血液。

维生素D缺乏,对婴儿会引起佝偻病,对成年人尤其是孕妇、乳母和老年人,会发生骨质疏松症和骨质软化症。

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降低、胃肠吸收欠佳、户外活动减少等原因,相比年轻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较低。

当血中钙水平过低的时候,会发生肌肉痉挛、小腿抽筋等。

维生素D摄入过多,会引起维生素D过多症。

一般认为IU可导致中毒,表现为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多尿、烦渴、发热、血清钙磷增高;严重的可以发生动脉、心肌、肺、肾、气管等软组织转移性钙化和肾结石。

发生维生素D中毒后,除了停服维生素D之外,还要限制钙等摄入;重症静脉注射EDTA,促使钙排出。

维生素D营养水平鉴定

25-(OH)-D3是维生素D3在血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其正常值为20~nmol/L(8~60mg/ml),如低于20nmol/L,则为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膳食参考摄入量

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推荐摄入量为:

成年5ug/d,10岁以下,50岁以上及中晚期孕妇和乳母增加为10ug/d。

每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ug。

1IU维生素D3=0.ug维生素D3

经常晒太阳是人体获得充足有效维生素D的最好来源。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水鱼、肝、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及鱼肝油制剂中。

冬季缺乏太阳光照射的伙伴们,可以吃三文鱼、沙丁鱼等深海鱼补维生素D哦!

沙丁鱼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性质比较稳定,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耐热,不易被氧化。通常的烹饪加工不会引起维生素D的损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qlsdo.com/kfal/1006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维生素D缺乏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