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个月是宝宝缺铁高峰期,怎样辅食补

时间:2024/5/14来源:临床表现 作者:佚名 点击:

上海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铁,在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发育,还影响到宝宝的智力发育。而且多数宝宝出生后容易出现缺铁,一般在出生三个月之后,表现逐渐明显,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宝妈们要多注意。

6-12个月是宝宝缺铁高峰期,怎样辅食补铁?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对于继续母乳喂养的7-12个月的宝宝来说,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部分能量、99%的铁、75%的锌、80%的维生素B6、50%的维生素C等都必须从添加的辅食中获得。

因此,到了6个月后,宝宝体内储存的铁已消耗殆尽,而母乳中铁含量又有限,宝宝进入“缺铁高峰期”,若不能及时给宝宝添加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注意补铁,体检时就可能查出宝宝因缺铁而贫血。

据估算,7-12个月宝宝每天对铁的需求量高达8-10毫克,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给出的6-12个月宝宝铁的推荐摄入量是10毫克/天。

避开2误区别影响发育,家长早了解别掉坑?

误区一:用蛋黄补铁

虽然蛋黄中含有7mg/g的铁元素,并且其他营养也很丰富,但是吸收率比较低不适合天天让宝宝食用、补铁。

年幼宝宝吃蛋黄噎着和过敏的情况也比较多,可以在他们8个月大之后,再逐渐添加到辅食里。

误区二:菠菜和红枣是补铁的首选食物

铁在食物中以非血红素铁(三价铁)和血红素铁(二价铁)的形式存在,通常是以三价铁为主,而三价铁易受其他膳食因素(如谷物蔬菜中的植酸、草酸,茶叶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等)的影响而吸收率较低,为1%-5%(不超过10%)。

菠菜的含铁量还挺高,为2.9mg/g,但是因为绿叶菜中的铁属于三价铁,吸收率很低,铁的实际吸收率大约只有1.3%,而且菠菜本身含有大量草酸,即使用水焯过后,菠菜中草酸的含量仍然较高,不但干扰菠菜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还会干扰其他食物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所以,菠菜等绿叶菜不算是补铁的最佳食物。同理,红枣中铁的含量约为2.3mg/g,铁的吸收率较低,为小于5%,也不能作为补铁的首选辅食。

补铁辅食怎么做?推荐几款补铁辅食,家长照着做??

家长会烦恼:不知道怎么利用食材给宝宝做辅食?接下来就推荐一款补铁辅食,家长们可以照着做给宝宝吃。

鸡肝粥

鸡肝中含有维生素A、铁、锌、铜等营养素丰富,而且比较鲜嫩,加大米同煮30分钟,然后晾温喂给宝宝吃。

不仅有助给宝宝补铁、促进牙齿的发育,也有助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而且里面的维生素A对宝宝视力发育也有帮助。

具体食材准备做法可以参考下图。

3岁以内的宝宝正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吃好辅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辅食是否吃得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长高、免疫力强弱,因此,想要喂养出健康聪明,免疫力强,不爱生病的宝宝,一本好的辅食书籍必不可少。

这下问题又来了,很多宝妈由于经验缺乏,或是相关的育儿知识不足,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宝宝的脾胃进行调理,那应该怎么办呢?

这里向家长推荐一本权威性的辅食书《辅食每周吃什么》,这本书医院营养医师、营养学硕士刘长伟老师,这本书得到了育儿专家张思莱等人的大力推荐。

这本厚厚的辅食书内容非常丰富,几乎解决了在宝宝在辅食喂养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

比如宝宝添加辅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家长有哪些容易进入的辅食添加误区?添加辅食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宝宝辅食需要准备哪些工具?等等。

《辅食每周吃什么》教家长避免误区的同时,给出了每周的辅食食谱。列出了从孩子6个月到孩子1周岁之间,每一周孩子要吃的辅食食谱,图文并茂,详解做法,简单易学。

在孩子1周岁到3周岁之间,又给出了如何给孩子补钙、铁、锌、硒和防便秘、止咳嗽等各种食谱,内容实用。

附录还有一些添加辅食的量化表和知识。

总之,这本厚厚的《辅食每周吃什么》图文并茂,道辅食花样多,营养全,并详解每一种辅食所含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孩子爱吃,大人易学。

一本好书在手,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特别是在孩子6岁到1周岁这半年时间里,如何循序渐进,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长只要跟着做,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

这本书配有视频,老人用起来也很方便。

价格也很便宜,只要69,就能保证孩子辅食的营养均衡,何乐不为?

《辅食每周吃什么》可以用三年。给孩子的辅食书一定要正版,因为孩子的健康是无价的。

正在备孕或已经怀孕的准妈妈们,还有已经生下小宝宝,正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家长们,想了解这本《辅食每周吃什么》,

转载注明  http://www.qlsdo.com/lcbx/1393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维生素D缺乏症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