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红黄蓝亲子园天天在谈的微量元素是
嘟嘟妈:宝宝1岁半,走路还是不太稳,晚上睡眠也不好,他们都说这可能是缺钙;
妞妞妈:女儿3岁了,一直不爱吃饭,人也比较瘦,都说是缺锌的表现;
小米妈:那天带宝宝去做了血常规,结果看起来有几项值偏低,医生说宝宝缺铁贫血。
这么多微量元素,缺这个,缺那个,到底是怎样?!!
微量元素是什么?
微量元素也叫“微量营养元素”,是指占人体体重0.01%以下,且为生物体所必需的一些元素。如铁、硅、锌、铜、碘、溴、硒、锰等等。
虽然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微乎其微,但对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
宝宝缺乏微量元素的影响
微量元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不同微量元素的缺乏会对宝宝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可导致多种疾病。
1.铁元素缺乏
铁是制造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元素,缺铁最直接引起的便是营养性贫血。
另外,严重缺铁会损害儿童智力发育,使婴幼儿易激动,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还可造成儿童注意力、学习能力、记忆力异常。
表现:缺铁的孩子会表现出毛发枯黄、眼睑发白、面无光泽。有些婴幼儿还会表现出晚上特别爱哭闹、睡中容易惊醒、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钙元素素缺乏
钙是人体骨骼发育的基本原料,其中99%以晶体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骨骼和牙齿中,其余1%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所以说,钙元素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而且多表现为骨骼和牙齿发育迟缓。
表现:缺钙的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出牙晚,学步晚,没有活力。另外,还常伴有串珠肋特征,就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来像串珠一样。再者,颅后枕秃、前额高突、鸡胸,这些也是缺钙的典型症状表现。
3.锌元素缺乏
锌在人体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免疫、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同时,锌还参加唾液蛋白构成,锌元素缺乏会造成味觉迟钝,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
所以孩子缺锌给家长带来最直接便是食欲减退,不爱吃饭。当孩子不爱吃饭,免疫力差、生长发育不良、智力发育落后等等问题就随之而来。
另外,缺锌还会导致部分孩子出现异食癖,就是吃一些泥巴、沙石、线头等不能进食的东西。
4.碘元素缺乏
碘对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碘缺乏时,可有甲状腺肿大、智力低下、身体及性器官发育停止等表现症状。孕妇缺碘也可引发流产。
在科学界,碘元素常被称为“智力元素”,碘缺乏最为严重的危害就是造成胚胎、婴幼儿、儿童的脑发育不良,造成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如“呆小症”。
就目前来看,铁、锌、钙、碘元素的缺乏最为常见,且与孩子的生长发育关系最为密切。当然,铜、硒、氟、锰、铬等这些微量元素,也是儿童健康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红黄蓝,培养健康、快乐、有竞争力的儿童!
7
- 上一篇文章: 一个不懂营养学的母亲,对孩子简直就是一场
- 下一篇文章: 葆婴教你吃出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