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减弱利妥昔单抗对弥漫大B细胞
来自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能减弱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作用(RMCC),影响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效果。(JClinOncol.年8月18日在线版)
来自洪堡萨尔布吕肯大学的MichaelPfreundschuh等发现,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DLBCL患者中,维生素D水平非常低的患者预后差。多变量分析显示,维生素D水平低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预后效应比乳酸脱氢酶升高还强)。而在没有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中,没有发现这种相关性。
研究者应用RICOVER-60和RICOVER-noRTh研究数据,调查了维生素D缺乏对于老年DLBCL的影响和效应机制。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10ng/ml)的患者占54%,维生素D不充足(10-30ng/ml)的患者占46%,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患者只有1例。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中,维生素D水平低于8ng/ml组,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是59%;维生素水平高于8ng/ml组,3年EFS79%(aHR=2.1,P=0.)。维生素D低水平组的3年总体生存率(OS)比维生素D高水平组差(70%vs82%,aHR=1.9,P=0.04)。维生素D低水平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PFS)比维生素D高水平组也差。但是,在没有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中,维生素D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的3年EFS和PFS是相似的。但维生素D高水平组的3年OS(69%)高于维生素D低水平组53%。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初始没有应用利妥昔单抗患者治疗失败后,将利妥昔单抗作为挽救治疗,而此时这部分患者已经补充充足的维生素D,从而使这部分患者获益。
在另外一项研究中,8例健康个体补充维生素D达到正常水平后,RMCC明显升高。Pfreundschuh博士认为,维生素D水平低下影响了NK细胞的杀伤活性和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但对于ADCC最适宜维生素D3水平是多少目前还不清楚。现行OPTIMAL60研究,采用65ng/ml(正常值的中位数)作为目标水平。维生素D水平正常化对于ADCC效应的影响还需要前瞻性维生素D替代研究,不仅包括利妥昔单抗治疗的DLBCL患者,而且包括其它ADCC机制的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患者(如曲妥单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和西妥昔单抗治疗的结肠直肠癌、头颈部癌症患者)。
该综述建立在其它相关的研究基础上(包括来自梅奥临床医学院的数据),但结论却是一致的。Drake强烈建议,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DLBCL患者需要测量25(OH)D水平,通过补充确保维生素D充足。他认为,维生素D可能在调节免疫系统中起作用,一些数据表明它能影响局部微环境并且产生炎性因子。另外,25(OH)D水平反应了阳光照射率,如果其水平高,预示着患者有更多的太阳暴露,也就是户外活动,因此患者耐受化疗方案的能力可能会更强。
法国巴黎Bichat医院的RimBenMBarek等在《骨关节脊柱杂志》上报告,与DLBCL患者的结果不同,维生素D水平不影响利妥昔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维生素D缺乏组无效率(52.2%)稍高于轻度减少组和正常组(无效率分别为32.7%和33.3%),但是这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约2/3的患者在6个月的研究中补充了维生素D。作者推测,维生素D对B细胞活性没有明显的免疫调节效应,但是他们的报告并没有测定ADCC或B细胞活性。
(编译杨丽艳审校王化泉)
(全球肿瘤快讯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球肿瘤快讯》:肿瘤学界参考消息
第一时间把脉最新肿瘤学进展了解最专业肿瘤学资讯
- 上一篇文章: 白血病或与缺乏日光照射和维生素D有关
- 下一篇文章: 营养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宝宝容易缺乏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