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讲堂第4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为特征,以多汗,夜啼,烦躁,枕秃,肌肉松弛,囟门迟闭,甚至鸡胸肋翻、下肢弯曲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维生素D的作用有哪些?
1.提高肌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
2.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
3.通过肠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过肾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
4.维持血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
5.防止氨基酸通过肾脏损失
维生素D的来源有哪些呢?
维生素D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
在婴儿早期通过母体~胎儿的转运出生前可从母体获得维生素D,皮肤的光照合成是人类内源性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外源性维生素D可从食物中获得,动物性食物如鱼肝油、蛋黄、乳类含有少量的维生素D,植物性食物如菌类、酵母等含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变为维生素D2。
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有哪些呢?
日光照射不足
摄入不足
生长过速
维生素D缺乏的孩子有哪些表现呢?
初期表现:多见于3-6个月以内的婴儿,多汗、易激惹、夜啼、睡眠不安,常伴枕秃,无骨骼病变。
激期表现:除初期症状外,主要为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
头部颅骨软化、方颅、囟门增大,闭合延迟、出牙延迟
胸部: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郝氏沟
四肢:脚手镯,O形、X形腿
脊柱、骨盆:后突、侧突、骨盆畸形
后遗症期:2岁以上多见,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维生素D治疗:
轻症:口服维生素D—IU/日(10ug=IU),视临床和X线骨片改善情况于2-4周后改为预防量;
中重症:肌注维生素D3注射液,7.5~15mg(30万~60万IU)/次,每月1次,连用2~3次。
如何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从生后满月起,每日补充VitDIU,直到3岁足。
倾听你的心声,助你一路前行
儿童福利院康复团队
河南中医院
河南中医院儿童福利院康复门诊部,是医院和儿童福利院共同搭建的康复平台,致力于为特殊儿童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所创办的TCM儿童康复澳门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 上一篇文章: 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 下一篇文章: 补钙维生素D维生素A更是必不可少